告诉卫国冬梅两口子。自己年事已高,一把老骨头了,也没什么盼头,就是希望和自己的宝贝孙子在一起,每天都能见到孙儿,但是现在都快三年没有见过孙儿的样子了,都快忘记孙儿的摸样,实在想的不行,让卫国把冬梅和孩子送回来。

    以后就让他们住在农村,不要跟着卫国乱跑了,不然孩子会忘了根,况且自己见不到孙儿的话,也感觉活不下去。

    母亲思念孙子心切,于是孝顺的卫国决定送冬梅和孩子回关中老家。

    虽然冬梅心里一千个不愿意,但是自己是个女人,又没有工作,只能听丈夫的话。于是,她带着儿子又重新回到了阔别两年多的崔家村。

    回到家的冬梅有种荣归故里的感觉。卫国爸妈非常热情的欢迎她回来。同时他发现,走时被踩塌的炕也重新盘了,而且原先的土坯炕变成了水泥楼板炕。

    卫国爸客气的对冬梅说:“水泥楼板炕结实,再也不怕你踩踏了。不过,就是冬天烧起来没有土坯炕暖和,不过夏天可凉快。”

    冬梅还惊奇的发现,新炕的炕沿子,还砌上了漂亮的白瓷砖,看上去干净而漂亮。

    听到冬梅抱着孩子从新疆回来了,而且孩子还说的是普通话,不是关中话,村里的人都跑来看,尤其是几个老奶奶,饶有兴趣的看着卫国妈怀里抱着的,已经睡着的孩子。

    几个老奶奶你一言,她一语的说着:“看这娃娃,高鼻深目,多可爱的。”

    刚说完,卫国妈怀里抱着的小孩醒来了,睁开了眼睛。

    几个老奶奶一看,睡着的时候,闭着眼睛,看不来眼睛的大小,他们还以为眼睛很大,结果睁开眼睛后,怎么是个小老鼠的眼睛,几个老奶奶都觉的很失望,其中一个老奶奶说:“怎么眼睛这么小啊,要是眼睛能大点,就是个漂亮的小孩了。”

    两岁的孩子已经有辨识能力了,也许他觉得老奶奶是在说他的不好,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学会了骂人的话,突然伸出手来,在那个老奶奶脸上抓了一下,然后说:“大坏蛋,滚开。”

    几个老奶奶听罢,先是一愣,然后都笑了起来说:“这娃娃,还会用普通话骂人,真有意思。”

    卫国妈也不甘示弱,和几个老奶奶辩解着说:“老鼠眼咋了,眼睛小咋了,我娃娃的眼睛是聚光。”

    冬梅回来后才知道,小姑子出嫁了,嫁到了距离崔家村不远的郭家村。

    而小叔子也在补习了一年后考取了省城的一所中医学院。

    冬梅不由的暗暗佩服卫国妈,觉得她教育的孩子真是了不起。

    要知道在八十年代,考学如登天的日子里,一个村子的一户人家能出两名考学出去的娃娃,那可是相当了不起的,可以用光宗耀祖来形容了。

    这时,恰巧冬梅的妹妹春梅来崔家看望自己的姐姐。

    春梅看着在一旁玩泥巴的孩子,对着姐姐冬梅说:“呀!两年不见,他的鼻梁都长出来了,记得你们走的时候,他就一个蒜疙瘩点在鼻子,哪里有鼻梁。”

    说完,她爱的走上前去,仔细看着孩子说:“什么都长乖了,就是着眼睛怎么没有变啊,还是小小一点点。”

    这时,正在玩泥巴的孩子突然转过头来,生气的对春梅说:“大坏蛋,滚。”

    春梅听到他骂人,忙讨好他说:“你不骂人,小姨我就给你买好吃的,你要吃啥呢?”

    孩子高兴的扔掉手里的泥巴,看着春梅说:“我要吃天鹅蛋,不不不不不不。”

    而那一长串“不”字,音调抑扬顿挫,前两个字是一声,中间两个字是三声,还带拐弯的,后面两个字是四声调。

    春梅大惊,看着冬梅说:“你娃娃,咋这样说话呢,后面咋拉这么个音调?”

    冬梅却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