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冬梅说:“我听人家说,那也得五千块钱。”

    康萍说:“五千就五千,等你工作了,五年就赚回来了,以后旱涝保收,稳赚不赔,这个账你都算不过来。”

    冬梅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你说的也对。”

    康萍鼓励冬梅道:“心动不如行动,还等什么呢,去买个城市户口,有份正式的工作,不仅旁人看的起咱,就连老公也看的起咱。”

    在单位里,有个很奇怪的歧视,那便是双职工的家庭,看不起单职工的家庭,有工作的女人,看不起没有工作,当家属的女人。

    并且,有工作的女人,是从来不和没工作的家属来往的。

    冬梅突然懂了,她知道了康萍不来参加大家聚会的原因。

    因为大家都是没有工作的家属,而康萍现在是有身份的职工了。

    从康萍家里出来,冬梅的内心里很是纠结。

    虽然自己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工人,但是买户口的钱又太贵,她到底要不要去买个户口,冬梅陷入了苦闷的沉思。

    在家里坐不住的冬梅给卫国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卫国,希望卫国可以支持自己。

    接着,她去了王雪鹅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王雪鹅。

    可是,王雪鹅却不打算去买户口。

    因为王超英是个大孝子,几乎把每年赚的钱,如数全部交给了父母,他们两口子手头所有的钱凑到一起都不够一千元,更别提五千元的买户口钱了。

    冬梅去找杜嫂,杜嫂虽然也想成为一名工人,可是东拼八凑也没有凑够五千块钱。

    冬梅家里,因为卫国是技术员,再加上不抽烟不喝酒,另外冬梅也生活简朴,所以五千块钱还是拿的出来的。

    但是,冬梅不确定卫国会不会拿出那样的巨款,去给自己买户口。

    接着,冬梅又来到了刘红霞家里。

    刘红霞家里条件算是几个家属里条件最好的了,她马上决定买户口,而且不用告知李建军,便从箱子里拿出了五千块钱。

    虽然冬梅和刘红霞都是买户口,但是两人还是存在分歧。

    刘红霞坚持要去自己的老家买户口,因为那样的话,她就正式农转非了。

    可是冬梅因为钻二的城市户口便宜,坚持去钻二买户口。

    所以,刘红霞没有等冬梅,便提前出发了。

    收到信的卫国,马上否定了冬梅买户口的决定。

    因为,他觉得康萍之所以能拥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并不是因为她有城市户口那么简单,而这后面起决定作用的,便是他当大领导的丈夫了。

    即使冬梅买了城市户口回来,也不一定能成为单位的一名正式工。

    况且,还要花去那么一大笔钱。

    而这些钱,可是卫国答应留给弟弟保国开诊所,创业用的。

    冬梅收到信后,很是不快,她偏执的认为,卫国之所以找这么多理由不给自己买户口,就是因为那笔钱要给自己的弟弟保国去创业,所以才搪塞自己。

    她又给卫国去了一封信,告诉他刘红霞已经回老家买户口了,如果再不抓紧,错过了这次工作的机会,自己可要抱怨终生。

    卫国看到仅凭写信说服不了冬梅,便找领导请了假,准备回家做冬梅工作。

    冬梅见卫国没有到轮休假便回来了,高兴的以为卫国回来在家照顾孩子,让自己去钻二买户口,高兴的轻吻了一下卫国。

    可是,卫国马上把一盆子凉水浇到了冬梅的头上。

    他从整儿单位的局势和情况给冬梅分析了一遍,得出的结论便是,单位的职工已经够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