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南的理解,自家老爹应该也不会在这个方面做苛求:

    特质抓得准不准,绘图软件……哪怕是外接神经元吧,怎么确认?

    再说了,真画出个穷凶极恶的家伙,难道就不是他罗中衡的儿子了?

    所以,结合现实情况,要从其他维度去考虑。

    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自画像,换一个角度去理解,就等于是一个“让自己满意的自己”。把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排除掉,能够让罗南自己满意的……

    好吧,能够让设计这一关卡的罗中衡认可的、让绘图软件识别的、通过外接神经元权限确认的一个自我认可的儿子的形象,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描述说起来比较绕嘴,但如果将标准对照着罗南当年所能获得的资源进行评估的话,差不多已经明确了。

    按照爷爷留下的分页笔记中的格式论表述和药物实验,罗南在正常情况下能够达到的一个相对理想状态,大概就是:

    搭建起一个基础的自我格式;

    完成“容器”的建构;

    实现“我心如狱”的要求。

    并将这一切通过自画像的形式,输入到绘图软件中,以这种形式,完成与现实的映射。

    看上去,一切顺理成章。

    可问题是,以上这些,罗南都做到了呀!

    早在拦山舰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我心如狱”的建构,而且也是以图画——只不过没有以自身的形象,而是以通灵图的方式映射的。

    看上去不符合要求,但罗南多少也算懂一些设计——这里最关键的识别标准,绝对不会是罗南的标准样貌,那样设计余量就太少了。

    类似的映射识别,只要确认输入者的身份,明确最关键的几个验证条件,比如笔触习惯、气息气机、对象构形之类——外接神经元能够捕捉、判断就可以。

    除此以外,哪怕罗南画的是一头猪,应该也能过!

    那问题出在哪儿?

    话说,当时罗南绘制的通灵图,并没有直接写入绘图软件。因为仿纸软屏被李学成踩坏了,他是把通灵图画在了分页笔记本上……

    翻动桌板上的笔记,果然是如此。

    后面他是通过电子照片输入到APP中的。是不是正因为这样,失去了直接映射现实的机会?

    可后续他明明还通过绘图软件画了那么多图,每一幅的绘制状态,都是“我心如狱”及以上的层次。

    一个符合要求的也没有吗?

    期间,他虽没有有意绘制什么自画像,但琢磨自我格式、构形,设计外骨骼的时候,相关的作品还是有很多的,却都没有触发什么异常。

    话说,如果只卡突破的那一次,那关卡设计简直就是苛刻得夸张,完全没有道理。

    又或者……从判断标准上,还存在问题

    。

    罗南沉思片刻,拍拍杰瑞脑壳,示意小家伙滚蛋。随着小家伙蹿出去,投影区的界面内容切换,罗中衡的留言消失,藏入到绘图软件某个角落中。

    但绘图界面还打开着,保留着罗南上次绘制的某构形图。

    罗南懒得多看一眼,直接新建了个空白页面,拿起电子笔,稍一思索,直接下手。

    没错,他目前还不能确认关卡设计的判断标准,但那又如何?

    他只要知道答案……而且是挑不出毛病的满分答案就可以了。

    经历了这么多挑战,站在地球最顶峰的层次,又大幅向外开拓眼界,回首再看当时的自己,在那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最理想状态,当真是一眼就能望到底。

    罗南哑然失笑,线条铺陈,笔锋不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