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和临阵机变,是“滴水剑”技法的核心,但最基础的还是精度。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在毫米尺度上雕琢有关结构,粗放的模子是没有效果的。

    要精度才好!罗南是精密向的精神强化者,精神感应又是第一等的敏锐,本身又有构形的基础认知,在这上面优势极大。

    剪纸说得不错,这门技法,简直是专门为他准备的一般。

    哦对了,他还算一个画师。结构艺术,某种意义上也算造型艺术嘛!

    对“焚心刀”的渴望,暂时被罗南丢到了九霄云外,他忍不住想要践行一下这门C级技法,而且他心气高,就要从高处来。

    那种短时的、不稳定的结构,他是不屑的,要来就来最精密的那种!

    罗南当下就遵照武皇陛下的建议,打开了房间里的空气加湿器,增大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一步步跟着讲解,尝试以灵魂力量雕刻结构。

    心气高是一方面,罗南本心还是个谨慎的性子。他没有想一口吃个胖子,将相对复杂的“滴水剑”整体结构全部拿下,而是暂时忽略掉后面的五种加持结构,全副心神都盯住“凝水环”。

    这个结构回路,是精神干涉物质层面的起始和根基,不把它弄个通透,后面的也无从谈起。

    从放大的微观模型来看,“凝水环”的结构,更像是一个平滑的面包圈,中央空虚,整体上规则不复杂。可要以灵魂力量准确描绘出内外环的三维曲面结构,对很多人来说,可以直接跪了。

    这是武皇陛下强调的难点。

    然而,罗南在渐渐潮湿的卧室空气里,只失败了两回,就让相关的结构,呈现在虚空中。

    这枚凝水环,直径仅有0.02毫米,只这一手,就碾压了绝大部分觉醒者。

    当然,开始嘛,雕琢的功夫多了些,根据六耳的计时,是4.7秒。再加上水分子集聚成型的时间,已经奔着10秒去了。

    至于凝水环结构本身,粗糙还是难免,水珠成形后的维持时间相对于集聚时间,更是低得可怜,只有0.4秒,在实战上毫无意义。

    可有个词儿叫什么来着?熟能生巧!

    做这种工作,相较于人面蛛的能量信息运转结构,除了尺寸较小,也就等于是画一个比较复杂的圈子,不计较精度和细部的话,真的不费事。

    对这点罗南还有些不满——谁说消耗大来着?

    可这样确实方便大量练习,一个做好了,就不用再管,任它自己集聚水分子,然后碎裂。罗南只管做下一个,继续调整。

    三五秒一次,一分钟就是小二十次。很快他对凝水环结构熟悉了,大部分凝水环的塑形,都能压到两三秒以内,这样一分钟就奔着三十次去了。

    一分钟内,三十次重复,而且多数都是次品,难有实效。

    枯燥吗?挫败吗?也许有些人感觉是枯燥的、挫败的,可罗南不这么认为。

    一切都要看细节。

    他学速写、素描的时候,也是靠着大量练习,慢慢磨出来的。勾勒轮廓的时候,看似扯出一根根大差不差的线条,重复而乏味,其实是僵硬还是柔顺,是粗糙还是细腻,手是能够清晰感知到的,人的审美是能准确把握到的,相应的成就感必将随之而来。

    是的,只有思维细腻了,才能触碰到更微妙的层面,捕捉到一点点变化、一点点进步的成就感。

    如武皇陛下所说,“滴水剑”技法是一种结构艺术,稍微变形,就是一种造型艺术。他的感知,他的审美,是能够评判的。所以罗南可以借用以前的成功经验,知道自己究竟要达到怎样的标准,对前期的枯燥练习,也有相当的心理准备。

    距离不是太远,进步可以目见,为什么不一鼓作气完成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