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话下。

    刘韦枫离开襄阳后,胡乱的想着一些事情,黄药师行踪难觅,却道哪里去找?费一番周折做的假剑,能否让杨过保住右臂?小龙女出走前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最后想,反正已出来,怎好就回?不如去找那神雕,在那里候着。他想到杨过应是昏迷七日,被郭芙所伤后会到那荒谷中去,即使不来自己也要把他接来,不仅能医治其伤,还能让他在那里武功境界提升。于是在路上沽了酒,买了肉食等,寻雕而去。

    神雕见他去而复返,头向他身上靠着,显是大为欢迎。他请神雕饮酒,共享美食,它虽不能说话,神情却显豪迈,一人一雕将这独孤洞的氛围营造的暖意融融。

    既来之则安之,刘韦枫饭毕除了缅怀独孤求败其人外,又出洞巡看,他知附近应该有个“剑冢”,便四下寻找。终于在山后里许,来到一座峭壁之前,那峭壁便如一座极大的屏风,冲天而起,峭壁中部离地约二十余丈处,生着一块三四丈见方的大石,便似一个平台,石上隐隐刻得有字。极目上望,瞧清楚是“剑冢”两个大字。

    他心情大好,果然奇遇!走近峭壁,但见石壁草木不生,光秃秃的实无可容手足之处,实难攀上。凝神瞧了一阵,突见峭壁上每隔数尺便生着一丛青苔,数十丛笔直排列而上。他心念一动,纵身跃起,探手到最低一丛青苔中摸去,抓出一把黑泥,果然是个小小洞穴,料来是独孤求败当年以利器所挖凿,年深日久,洞中积泥,因此生了青苔。

    他一边纵身跃上,一边抓去青苔下的积泥,手攀脚踩,一口气窜上了平台。只见大石上“剑冢”两个大字之旁,尚有两行字体较小的石刻:“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

    刘韦枫又惊又羡,只觉这位前辈傲视当世,独往独来,打遍天下无敌手,真是奇人!低下头来,只见许多石块堆着一个大坟,这坟背向山谷,俯仰空阔。他满心好奇,虽想瞧瞧冢中利器到底是何等模样,但总是不好冒犯前辈,还有人家的“娇宠”。于是抱膝而坐,吸气用功。

    许久,听得山壁下咕咕咕的叫了数声,俯首望去,只见那神雕伸爪抓住峭壁上的洞穴,正自纵跃上来。它身躯虽重,但腿劲爪力俱是十分厉害,顷刻间便上了平台。

    神雕稍作顾盼,便向刘韦枫点了点头,叫了几声,声音甚是特异。刘韦枫大概知道它意,但不好喧宾夺主,主动扒开主人家剑冢。不解,神雕又低叫几声,伸出钢爪,抓起剑冢上的石头,移在一旁。但见它双爪起落不停,不多时便搬开冢上石块,露出并列着的三柄长剑,在第一、第二两把剑之间,另有一块长条石片。三柄剑和石片并列于一块大青石之上。

    刘韦枫提起右首第一柄剑,只见剑下的石上刻有两行小字:“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再看那剑时,见长约四尺,青光闪闪,的是利器。他将剑放回原处,拿起长条石片,见石片下的青石上也刻有两行小字:“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刘韦枫心想:“这里少了一把剑,原来是给他抛弃了,不知如何误伤义士,这故事多半永远无人知晓了。”出了一会神,忽想:“黄裳前辈石刻中亦提及独孤少侠,还凭记忆刻出对其剑法的感悟,似无破绽,二人一定交过手,难道……误伤的义士便是黄裳前辈?”

    他伫立剑冢山壁,悠然神往,两位前辈都是早于《射雕》时期的传奇人物,武功造诣自是不可估量,或许真处于一个时代,年少轻狂时交过手,独孤求败剑法更胜一筹,又数十年后黄裳练成神功出山,无敌于当世,那时独孤求败应已孤眠于此。不然二人再次交手,不知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出来呢。

    刘韦枫又想:“幸亏他们没再交手,若徒手比试,黄裳前辈功力深厚,武功渊博,应能胜出;但若比剑法,独孤求败号称剑魔,终生钻研剑法,很可能他仍是技高一筹,到那时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