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

    “回大人,不会的。”李正义谈起这方面,颇为自得的说道:“我们收取的治安费,完全是根据商家的规模、经营状况以及行业特性统一制定的。基本上可以说什么样的店家,交多少治安银都是在他们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且,有了统一标准,也避免了某些贪心捕快随意敲诈商户,那样才是真正啃光水草的不智之举。”

    “哦,这里面还有什么说头?”

    杨知县一听他这话,也来了兴致。他刚刚把县城完全收到自己的手里,自己的势力还没有安插完毕,暂时不想和底层的捕快们发生冲突。

    再说,这些都是不入流的角色,衙门的很多事,也离不了他们,只要别做得过分,他也不是那么难说话的上司。

    “回大人,其实也没有什么。”李正义规矩的站在杨知县身侧,把祖父制定的规定一条条地跟他讲解了一遍,“人们常说,士农工商,商户是最末等的一群人,但却是最有钱的人。他们不事生产,专靠低进高出赚取银两,可以说不费多大的力气,便能得到丰厚的利润。”

    “祖有令:‘上加意重本抑末,下令农民之家许穿紬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许穿布。’可是现如今,农户们辛苦一年的收成还不如商人一次买卖赚取的银两多,他们连糊口都成问题,哪里有钱穿绸缎?更不用说帮衙门养捕快。”

    “商人则就不同了,他们手中有钱,但因地位低就很怕世道不平、匪人作乱。而县城的治安,需要捕快们维护。大人请想,如果捕快们饭都吃不饱,哪有力气、哪里有能力去抵抗匪患?!再说,捕快也是个危险的行业,就咱们历城县来说,每年都有捕快因公殉职或者受伤,可朝廷、府衙给的抚恤银有限,根本就不能解决他们的身后事。有了顾虑,捕快们面对强敌时便不敢全力拘捕。那么县城的治安也就得不到保障,商户们的损失更大。”

    “所以,让商户们拿出很少的一部分钱供养捕快,解决捕快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勇于拼命、敢于拼命。如此一来,商户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安定,而捕快的生活也有了保证。这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如果大人不信的话,您可以派人私下询问县城的任意商人,听听他们是否对治安费有怨言!”

    李正义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通,今天的事情憋屈了,他忍了半天,总算全都发泄出来。

    “哦,这么说商户们还要感谢你们白收他们的银?”杨知县听了李正义的话,暗自惊讶,没想到一个粗鄙的捕快,居然能想出这么精巧的办法。但是,他作为一县父母,也是商户的父母,不可能明晃晃的说支持捕快们的行动,他反问道:“难道没有商户的供养,捕快们就不尽心办差?”

    “回大人,卑职说句诛心的话,按本朝律令:差役属贱业,一人当差祸及代孙,如果不是为了口中食身上衣,哪个良民自甘堕落入贱业?卑职不是替自己辩解,如果没有丰厚的报酬,当日剿灭山匪的时候,就凭十几个捕快根本就不可能。”

    “这……”

    杨知县虽然不能认同李捕头的话,但是他制定的这些规定,还是有几分道理。

    “还有,县尊大人来赴任前,肯定也过一些城镇,您对比下,咱们的梅水和其他县镇的治安哪个更好。咱们县城的姓,可有拦轿喊冤痛诉某某差役诬良为盗、榨取民财、为祸乡里?”

    李正义见杨知县的神情,似乎有些松动,为了保住兄弟们的收入,他继续说道:“您来的时日尚短,还未曾遇到。卑职建议您可以去府衙查档,时间久了不敢说,近五十年内,梅水镇从来没有这样的冤案、要案。”

    杨知县依然沉默,手指轻轻扣着桌面。

    “大人,卑职这么说,不是想替捕快争功,只是觉得有了治安费,捕快们办差更尽心。当然,这也只是卑职的一点儿小见识,卑职是个粗人,不懂什么大道理,话语中有什么不敬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