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赵明拍了拍手,身后便有几个汉子搬着一个可以装下两个人的大箱子出来。

    杨洪眼睛顿时一亮。

    他害怕王生不假,但若是钱够了,说不定他能够战胜这个‘恐惧’也说不定。

    吱吖一声。

    箱子被打开来了。

    但与杨洪想象的景色不一样。

    在杨洪心中,这箱子里面的事物应该是马蹄金,珠宝一类的。

    金光闪闪。

    然而实际上,只是一箱子的五铢钱。

    这箱子虽然大,五铢钱也装的慢慢的,但是这一箱子,估计也就几十金...

    几十金就要我杀王生...

    这小子只值几十金???

    “箱子里面是五十万钱,只是定金,后面,还有五百万金等着你。”

    杨洪翻了翻白眼。

    他可更想要马蹄金,而不是这种五铢钱。

    五铢钱,还不如布匹来得实惠。

    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晋朝的货币制度了。

    汉武帝时期,中国开始铸造五铢钱,此后,王莽改革及公孙述在蜀中割据时曾经改换币制,旋即因为汉光武帝的中兴而回到了铸造五铢钱的老路上。但五铢钱的使用并非一帆风顺。

    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汉光武帝在马援的建议下正式重新铸造五铢钱,“天下以为便”。

    但到了汉章帝年间,物价高涨,朝廷经费不足,尚书张林建议改革币制,以布帛为流通中的货币,并通过食盐均输专卖的方式解决财政收入不足的问题。

    这一建议遭到了尚书朱晖的反对,反对的理由则是“天子不言有无,诸侯不言多少,食禄者不与百姓争利”。

    汉章帝一开始采纳了张林的建议,听到朱晖的议论,勃然大怒,将朱晖关押三天,但四五年之后,到了和帝时期,均输的做法就被废止了。

    汉桓帝时有人上书,称当时人均收入不足、购买力低下的原因是“货轻钱薄”,建议“改铸大钱”。

    这个建议的实质其实不过是通过人为造成的通货膨胀提高货币票面价值,来解决收入较低的问题。如此简单的问题在当时却引起了轩然大波,朝廷拿不定注意,“下四府群僚及太学能言之士”,即让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和大将军府的官僚以及太学生们出出主意。

    孝廉刘陶上书指出,当前经济上的最大问题,不在于商品价格高企,而在于人们吃不饱饭。近年来,旱、蝗灾害不断,老百姓最担心的事不是钱厚钱薄,而是吃饭问题。即便是“沙砾化为南金,瓦石变为和玉”,老百姓一样是没有吃的。

    所以说老百姓可以一百年买不起商品,但不能有一天不吃饭,解决粮食问题才是最要紧的事。

    盖百姓可百年无货,不可以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也。

    刘陶指出,出主意的人不考虑农业生产这一本质性问题,而只是在货币问题上打转转,不过是想利用金融手段行欺诈之实,发国难财罢了。

    钱币这东西,即便是一万个人铸造,让一个人拥有,还不能让他满足,更何况是让一个人铸造,让一万个人拥有呢?即便是用阴阳做炭、用万物做铜来铸造钱币,让不吃饭的人劳作、使唤永远不饿的人,也不能满足人类贪得无厌的欲望。刘陶的建议则是,减少对老百姓的剥夺,才能让老百姓富足起来。

    而铸造大钱来解决贫困问题,不过是在开水锅里养鱼、烈火枝头养鸟,最后得到的不过烂鱼焦鸟。

    汉桓帝最终采纳了刘陶的建议,不再铸造大钱。

    但东汉末年的货币乱局只是刚刚开始。

    汉献帝年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