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高压的。

    而且..

    不把他们当人来看。

    这种歧视,比之高门子弟看寒素小姓要重得多。

    前者是不把你当人看,后者是不把你当成一个人物来看。

    当时的郝散从谷远起兵反晋,一路带兵进攻上党,杀掉了当地的长吏,然后开始壮大了自己的起义部队声势。

    原本这郝散将会是历史上又一个留下大名的起义领袖。

    不过他却是没有做陈胜吴广的意思。

    毕竟后者的下场没有多好看。

    按照后来的历史上看,他做的,更多像是宋江。

    只可惜,他没有宋江的命。

    五月开始起兵造反,到了八月份的时候,郝散就商量着准备投降朝廷。

    可能是因为郝散觉得造反前途不大,毕竟当时的西晋虽然气势不足以往,但也没到日薄西山的程度。

    当然,也可能是郝散不想把造反这事儿闹大,所以权衡再三之后,郝散决定带着部队向就近的冯翊都尉投降。

    可惜这冯翊都尉并不待见郝散这群乌合之众。

    甚至不把他当人看。

    尤其是他还杀了上党郡的长吏。

    是故在郝散投降之后,冯翊都尉果断选择杀掉他,以绝后患。

    在他看来,宁可错杀,也不能接受造反部队的投降,这就好比宁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能相信男人的破嘴这个道理一样,因为没人能打包票肯定这帮造反部队不会复叛。

    就这样,郝散在满心欢喜投奔,结果却遭到了冯翊都尉毫不留情的将他们斩杀。

    宋江起码还封了官,郝散是连命都没了。

    历史就是这样,充满着戏剧性与不确定性。

    不过....

    郝散虽然死了,但是起义的大潮可并没有被终结。

    元康六年夏天,一场规模更大的起义,在第二个主角郝度元的带领下上演了。

    也正是此时殿中的披甲将军。

    作为郝散的弟弟,郝度元在造反方面的能力,简直可以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形容,他和他的兄长,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如果说郝散只是混口饭吃才造反,那郝度元就是纯粹为了造反而造反了。

    当时郝度元在听闻自己的哥哥郝散被杀之后,联合冯翊郡、北地郡的马兰羌、卢水胡等少数民族开始造反。

    卢水胡是一个拥有多民族混居习俗的少数民族,长着一张又像亚洲人又像欧洲人的脸庞,历史那是相当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而他们也一直在中原王朝的眼中充当的是雇佣军和打手的角色,虽然在三国时期也曾涌现出了像治元多那样的奇葩人物,但是这个少数民族的整体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卢水胡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一直都是活跃在西北的重要造反势力,而且这支少数民族的造反势力一直持续到南北朝之后才彻底消停下来。

    马兰羌是一支居住在马莲河附近的羌族部落,也是西北地区势力比较庞大的一支羌族部落。

    东汉的时候就和中原王朝闹别扭,到了西晋的时候,由于地盘不断被压缩,马兰羌和汉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得不发的时候。

    当然,地盘被侵占这个锅还不能只让汉人来背,因为在西北地区,还有很多胡族也占过他们的便宜。

    比如说....匈奴和鲜卑。

    比起匈奴和鲜卑残暴的做事风格来说,卢水胡和马兰羌他们这两个半农耕半游牧的少数民族实在是不敢和中原王朝把关系闹得太僵,所以他们只能是充当跑龙套的角色。

    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