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轮番到中央,上宿平均劳逸。若遇国家有事,则全国各府均可抽调,并不与宿卫番数相干。

    这是说的兵队。至于军官呢?

    在中央直辖有十六个卫,每个卫,都有一个名称,各卫的都设有大将军。

    有事打仗,就由大将军统领出征。

    待战事结束,兵归于府,将归于卫。

    军队回到本乡,在他府里有一个折冲都尉,是主平时训练的。

    所以唐代养兵,既不花一文钱,不费一粒米,而养将,也不使预问政事。

    除却战事外,也并不统带军队。

    武官立功,以勋名奖励。文官份品级,武官份勋阶。

    故武官又称勋官,勋官有爵号无实职。

    立功以后,最高的在朝做大将军,多数还是回家种田。

    然而他获有勋爵,国家社会对他自有某种优待。

    有时是经济的,有时是名誉的。

    府兵制,是盛唐强盛的一个原因。

    之所以府兵制很难让人钻空子,原因有很多。

    其一,隔离将军与士兵,及时收回兵权。所谓兵符,是一个信物而已,相当于公章。如果将军与士兵长期厮混,使得士兵非常认可将军,那么兵符形同虚设。所以,隔离将军与士兵,需要打仗时,将军拿着兵符去领兵。

    其二,均衡派系力量,并补充候选人达到威慑作用。使得有权的将军,不敢乱动。

    在此次西征,司马遹是全权交由王生与张泓来做的,自然没有均衡派系力量的成分在里面。

    在皇帝看来,齐万年是小患,收拾齐万年不过是顺手而为的,在皇帝心中,真正的敌人是齐王。

    至于思想教育。就是所谓的皇权神话,让士兵树立为皇帝服务的意识。

    如今确实是君权神授,但是这些士卒被世家收归囊中之后,自然也是有洗脑教育的。

    恐怕在这些士卒心中,皇帝的权威还不如将军的权威。

    这么多年的世家私军教育,这些士卒心中对皇帝的忠诚也会被消磨得一干二净。

    更不要说原本这些州郡兵成立对皇帝便没有多少忠诚。

    他们这些人参军,不是为了保家卫国,只是为了吃饱饭而已。

    “不敢想?”

    张宾愣了一下。

    “若是敢想的话,将世家私军收为己有,倒不是不可能,只是...”

    张宾挑眉看了王生一眼,说道:“陛下若是知道这事,对君侯来说....”

    “此事我自然有想过。”

    到他班师回朝的时候,皇帝要对付的是齐王了。

    在这个时候,他便是知道了,也会引而不发。

    况且王生做事,自然是隐秘的。

    皇帝能不能发现,还是另一回事。

    毕竟他不是全部掌握。

    而只是掌握一部分军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