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手上便是原来太子宫的人,都撒下去了,现在更没有给王生使唤的人了。

    “陛下何不招贤?”

    “招贤?”

    司马遹愣了一下。

    “若是各地有合品之人,自然会送入洛阳,招贤为何?”

    “所谓合品之人,大多世家之人,臣出身贫贱,世家高门之人,恐怕也不服臣下,何不招揽些寒门子弟,如石公一般,他们出身贫贱,身后无所依,所能依仗的,唯陛下耳,何不为之?”

    司马遹眼睛一亮。

    确实是一个好主意。

    “只是,寒门之人,当有大才?”

    说完这句话,司马遹顿时觉得不妥,马上解释道:“广元侯是大才,朕是知晓的,但广元侯你乃是异数,而天下如你这般的异族,又真有?”

    便是司马遹,对寒门也是有一定的偏见的。

    这个时代,大多是崇尚门第出身的,也不能怪司马遹。

    “或许有之,况且,臣下不过是要几个打下手的而已,并非需要大才。”

    司马遹轻轻点头。

    “只是他们未定品的话,也难如朝堂。”

    九品官人法是选才制度,既然有这一套制度在里面,便是要遵守的。

    在制度之外选人,岂不是无视九品官人法?

    此事一出,恐怕全天下的士子皆是沸腾。

    朝堂上的位置就那么几个,寻常人按照这个游戏规则,好不容易爬上来,结果遇到脚本开挂的。

    他们心中自然不忿。

    王生的事情,便已经遭到了不少士子的碎语了。

    只不过王生从龙之功,这种功劳加身,再加上皇帝的信任,因此碎语,也只能是碎语,大声不了。

    但若是王生搞出了另外一套选人制度。

    这碎声,绝对震耳欲聋!

    “臣明白,如今天下纷乱,朝廷存储的粮食亦是不多,臣下不需要有朝堂上的人,只需要有下面的人,陛下何不重启典农中郎将?”

    天下缺粮,那就种出来啊!

    现在皇帝对地方的掌控不够,那么就派人掌控地方。

    至于要在朝堂上安插人手,便是王生想,但是皇帝也绝对不会答应的。

    王生可是司马遹眼中的孤臣,怎么会让王生成为权臣。

    “若是重置典农中郎将,也并非不可,只是,恐怕有些困难。”

    困难当然是有的。

    原来的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都变成了太守,至于属官,皆成县令。

    现在天下可挑选不出没有主官的土地了。

    况且,屯田令之所以成为历史,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屯田是带有公共性质的,屯田的劳动成果除了按比例分给屯田民之外,其余都归国家所有。

    在曹魏早期,人少地多,这种状况可以维系,达官贵人不用和屯田争地皮,地多了也没人种。

    但是到曹魏后期,人口不断恢复,地主豪族再次强大,他们想要更多的土地,最简单、划算的办法,自然是去侵占公共的屯田。

    《三国志高堂隆传》说,何晏等“共分割洛阳、野王典农部桑田数百倾及坏汤沐邑以为产业”。

    《晋书王恂传》也有记载,曹魏当权者为了笼络人心,“给公卿以下租牛客户(屯田户)数各有差”,实际上就是把公共的屯田私分给了达官贵人。

    屯田再多,也架不住挖墙脚的硕鼠更多,达官贵人都想从屯田中分一杯羹,屯田制度自然摇摇欲坠。

    屯田制度的分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