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倒上了满满一大杯。

    “安子哥,来,咱们干一杯。”

    林安举起杯子,和东子碰了杯,但他没有一饮而尽,只是大口地喝了一口。

    “这两年来,多亏了有你和翠芬帮阿宁照看着徐家铺子酒楼,她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以说,徐婉宁能够心无旁骛地上学,研究杂交水稻,甚至是开其他铺子,完全是基于有人帮她稳固后方。

    不论是林母帮她照顾两个孩子料理家务,还是东子和翠芬帮她照看徐家铺子酒楼的生意,这些都让徐婉宁将精力投入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中。

    林安不擅长说感性的话,但是对于东子和翠芬的感激,一直都在心里,只是今天找了个机会说出来了而已。

    东子却道:“安子哥,你要这么说我可就不乐意了。哪里是我们给嫂子帮忙?分明是嫂子给了我和翠芬安身立命的本事。”

    “当初要不是嫂子让我们俩来京市卖小面,我们的第一桶金根本攒不下来。为了让我们安心来京市挣钱,嫂子和伯母一直帮我们照顾着根明,我们俩才能安心地出来挣钱。”

    “徐家铺子酒楼也是,这完全是嫂子给我和翠芬提供了一个能挣钱的场所,怎么能是我们给嫂子帮忙呢?”

    就算他们自己能做点小生意,但也不可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在京市买一套房子吧?

    而且那还不是普通的房子,是四合院!

    他和翠芬还有根明的户口,也都落在了京市,根明的学籍,也在徐二伯的帮助下落在了京市,他们现在就是地地道道的京市人。

    如果他们自己做小生意,能这么快买房子落户口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而且嫂子给了他们足够的权利,只要不是动摇根本的事情,徐家铺子酒楼就相当于完全交给他们两个人打理了。

    有徐婉宁这层关系在,店里来用餐的顾客,谁也不敢在东子和翠芬面前闹事儿。

    要是他们自己做小生意,指不定被那些眼高于顶瞧不起外地人的人欺负成什么样子呢。

    说着说着,东子就快要哭出来了。

    “以前我家里穷,经常吃不上饭,要不是东子哥看我可怜,我可能早就被我家那群穷亲戚给磋磨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