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项康最大的竞争对手项羽的直属兵力,更是只剩下七千余人。同时楚军残部也还没来得及重新推举出项梁的接班人,处于群龙无首的混乱阶段。

    不过还好,受大雨影响,粮草转运困难的秦军主力已经被迫撤回了定陶就粮,暂时没有力量发起南征,楚军残部暂时没有太大的危险,还有时间重新整编,度过项梁阵亡后的混乱时期。

    让陈平意外,最先提起项梁接班人这个问题的,竟然是从始至终都没有捞到过兵权的项伯,项梁的灵堂在彭城城内搭建好后,匍匐在项梁的灵柩前,当着众多楚军文武的面,项伯竟然这么嚎啕大哭道:“……兄长放心,你的大仇小弟一定会报,小弟一定会继承你的遗志,替你统领我们项家子弟整顿兵马,重建楚国大军,北上擒杀章邯替你报仇血恨!兄长!”

    大哭着,项伯还又摆起了长辈架子,向在场的项家子弟下令道:“孩子们,当着你们二叔父的面,现在就给我立下誓言,今后一定要齐心协力,在我的统领之下,为你们的二叔父报仇雪恨!”

    项伯的花招有些粗糙,除了侥幸冲过济水浮桥逃命的项猷大声答应,按照项伯的要求在灵前立誓外,其他的项家子弟几乎都没有动弹,最先与项羽一起过河的范老头还毫不客气,马上就说道:“项大师,请注意你的言辞,上将军生前什么时候说过他如果遭遇了不幸,就让你接替他统领楚国大军的话?你逼着各位少将军在灵前发誓追随于你,又是什么意思?”

    “你……!”项伯的额头又有些青筋暴跳,怒道:“兄长生前是没说让我接替他统兵的话,但我身为楚国大师,又是兄长唯一的亲弟弟,替他统领项家子弟为他报仇,是名正言顺,也是我们项家的家事,你范增一个外人,有什么资格插嘴我们项家的家事?”

    “项大师,是否由你接替上将军统兵,这不止是你们的家事,还是我们楚国的国事。”令尹宋义也站了出来,更加不客气的说道:“我们楚国现在已有楚王,具体由谁继承上将军统领楚国兵马,除了我们楚国的楚王以外,谁说了都不算。”

    范老头和宋义带了头,一些胆大的楚军文武也纷纷附和,全都指责项伯的叵测用心,妄图强夺兵权,甚至就连项羽都有些看不下去,说道:“季叔,二叔尸骨未寒,你就迫不及待的想把他取而代之,是不是做得太过分了?”

    其他的项家子弟都不吭声,也谁都没有站出来替项伯说一句话,见自己如此不得人心,恼羞成怒的项梁干脆也懒得哭灵了,直接站起来扔下一句话就走,“好,既然你们这么反对老夫亲手为兄长报仇,那楚国的事我也懒得管了,你们喜欢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去!”

    见此情景,陈平心里也顿时得出结论,知道项伯已经不可能再和项康竞争项梁继承人的资格,但是看了一眼公然反对项伯接替项梁掌兵的项康长兄项羽,陈平心中还是十分忧虑,暗道:“除非此人自愿推举右将军为帅,否则他不但肯定会和右将军有一番龙争虎斗,搞不好楚国军队还会因此分裂。”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擅长情报工作的陈平又通过各种渠道仔细了解了一些楚军的内部情况,发现在项梁继承人这个问题上,楚军内部大约分为了三派,一派是以宋义为首,主张由楚王熊心决定项梁的继位人选;一派以范老头和曹咎、桓楚等江东楚军老人为首,支持江东楚军出身的项羽继承项梁的兵权,一部分项家子弟和楚军大将英布、季布也站在项羽一边;而希望项康继承上将军位置的楚军成员人数最多,力量却最弱,除了军队已经几乎丢光的光杆司令冯仲勉强能说几句话外,其他的全都是被楚军收编的少帅军基层将士,普遍人微言轻,在庙堂上没有什么话语权。

    大概摸清楚了这些情况后,陈平心中难免更是担忧,又在心中暗暗说道:“情况不妙啊,江东楚军为了他们的利益,全都支持项羽掌兵,项羽又是右将军的长兄,论资排辈优势明显,如果他和右将军不互相做出一定妥协,只怕就会形成鹬蚌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