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林国栋和《独唱团》的八名编辑聊过之后,清晰的认识到一点。

    《独唱团》的作家资源全部在顾北手中,编辑团队又唯顾北马首是瞻,营销策划、销售渠道全是顾北搞出来的,最关键的点是《独唱团》最红的小说《鬼吹灯》,竟然也是顾北写出来的,也就是说,如果他把顾北从《独唱团》主编的位置踢下去,那么《独唱团》铁定要完蛋。

    如此一来,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校党委还要不要把《独唱团》这本杂志做下去?如果要做下去,那么肯定要把顾北留下,留下的代价是给顾北六成股份。林国栋没得选择,《独唱团》肯定要做下去,这么一本大火的杂志的意义已经不再是给学校创收,而是提升西泽大学的知名度,如果《独唱团》黄了,那他绝对会成为西泽的罪人。

    所以林国栋给顾北打了电话,再次邀请他过来洽谈。

    顾北在电话里直接说道:“林书记,你同意给我六成股份吗?”

    “这个……要不你来我办公室说?”

    顾北道:“算了吧林书记,如果这个问题达不成共识,我们就没有谈判的基础,如果你可以接受我的提议,我再去你办公室继续谈后续问题,如果接受不了,那么真的没有谈下去的必要。”

    犹豫了三十秒,林国栋叹了口气:“四六就四六吧!你过来谈。”

    挂了电话,林国栋在办公室里等顾北,等了足足一个半小时,等的他坐立不安在房子里走来走去了,顾北才姗姗来迟。

    顾北故意的这么做的,谈判嘛,就是要让对方感到不耐烦和身心俱惫,增加对方犯错的几率,也会提高我方胜出的可能性,从而争取最有利的合作条件。

    重回谈判桌上,林国栋没了之前的优越感,他已经把顾北定性为一个思想成熟逻辑缜密的少年,严阵以待,顾北的态度也变得有些冷淡,没理会林国栋缓和气氛的客套,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后续条件:

    第一:《独唱团》要单独成了杂志社,给《独唱团》配备办公室,办公用具,独立运营,而不是纳入《西泽大学报》编辑部。

    第二:成立杂志社后,《独唱团》编辑部的所有编辑要得到正式员工的待遇,并且保证他们可以随时请假,挂科学分不受到影响。

    第三:《独唱团》成立编委会后,顾北担任总编,薛仲儒院长担任名誉总编,校党委不得干涉杂志社的日常运营,一切事务由顾北全权负责。

    第四:《独唱团》第一期的盈利额顾北需要套现百分之五十,归顾北个人所有。

    林国栋气的直哆嗦。

    顾北这小子是周扒皮转世吗!

    于情于理,《独唱团》第一期的所有的利润都应该归学校所有,他们现在商讨的是后面的利益分配,这就像一个打工的帮助公司赚了一百万,老板想拉打工的合伙做生意,回头打工的要挟老板必须把之前赚的一百万吐出来分账,实在是太过分!

    顾北也知道自己这个要求有些过分了,可是他也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啊,《独唱团》第一期除去印刷费,其他所有的费用都是他掏的腰包,凭什么这笔钱他就不能分账?

    更别说这段时间来,他为了把《独唱团》做起来,连私单的活都给停了,这可是一个月能挣两万块的活计,平时他花销又大,支付稿费,请美工做DM,还时不时请学术部的人出去吃大餐,银行卡存的那些钱早花完了,作为一名重生人世,顾北深以为耻。

    顾北提出的四个条件,林国栋都坚定的反驳过,尤其是《独唱团》要单独成立杂志社这一点,林国栋敲着桌面说道:“《独唱团》必须纳入《西泽大学报》编辑部,《西泽大学报》是科级单位,拥有官方背景,对以后《独唱团》的业务拓展大有好处!”

    顾北最讨厌的就是这种官方背景,屁事儿多,更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