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春花来徐府不便去见还在徐府上读书胡湛,但其实他一听到卢梦生的消息就去宫门外拜见过卢梦生,又约好了时间来杨家拜见春花。

    时光荏苒,当年送胡湛走时,他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身量尚小,如今已经比春花高出一头了。看着眼前如桧如松的青年,春花不胜感慨,在心里还是把他当成小孩子,让他坐在自己身边,“当时你走时个子还不及我呢。”

    “那时太太的披风改了给我穿还略大些,可去年冬天,我穿着太短了,不得不换了新披风。”胡淇也回忆起当时离开百户所的情形。

    “你母亲身子比过去好了,你哥嫂、侄子侄女也都好。”春花告诉他,给他讲了百户所如今已经变成了千户所,人口、街道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虽然通信中也会知道,但对于亲人的消息还是愿意听别人多讲述一遍,自己也曾经历过,当然理解。

    又问胡湛,“你今年也不打算回去?”胡湛到了京城后,一次也没有回辽东。

    “我现在还寄居在徐府,一事无成,总想等有些成就再回家。”胡湛非常坚决地说。

    由于胡家的身份,胡湛不能从科举出身,从胡家行事风格看,也不能让他经商,胡湛眼前的路就很窄。春花心疼地说:“也不要对自己太严格。而且千户所那边现在情况好多了,你不必送银子回去。”

    这么小的孩子,寄居在别人家里,哪里来的银子,还不是节衣缩食省下来的!可偏偏非常懂事,不只捎回家银子,还年年不忘给春花带年礼。

    “太太放心吧,徐家待我不薄,日常供给非常丰厚。我现在给他家的几个孩子启蒙,还格外给束修。另外我的字还行,做写抄写,每月也有几吊钱。”胡湛笑着说:“过几年,我想离开京城到外面各处看看,不是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吗?”

    胡湛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坚定意志的人,春花知道自己改变不了他,只能祝福,便笑着与他说些家常,走时给他二百两银子,拿出几匹青布,又包了几包点心说:“晚上熬夜时吃,你现在还长身子呢。若是有为难的地方,就过来找我。”

    胡湛笑着应了,但说什么也不肯收银子,春花也无可奈何,。

    虽然还有几个在定辽前卫相识的人家,但卢梦生春花打算到了搬家时再宴请,于是她便逍遥地在家里养胎。

    这天她正与于夫人坐在一起吃点心说话,于夫人拿着春花那把系着大块蓝宝石的扇子,听春花说拿这个做扇坠子是卢梦生的主意,抿着嘴笑个不停,“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扇坠子。”

    “不过我觉得倒很好啊,看着特别的清凉。”春花解释说,“我们当时想,先这样用过一个夏天,再做成首饰用,现在我倒舍不得打首饰了呢。”

    从定辽前卫出来时,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可能在路上用,便收了起来,这几天收拾东西才翻了出来,于是春花便随身带着用。

    “这样大的蓝宝石做首饰还真不好设计花样,”于夫人说:“我看你一直用它做扇坠子也很好,用素纨的扇面,重新配上一根银丝线打的络子,夏天拿在手中,倒比戴在身上好看。”

    于夫人经历过无边的富贵,眼光非常好,春花很是信服,她与于夫人将其余的珠宝一块块地比着,商量如何打成首饰。

    这些东西她翻出来后,就拿给于夫人显宝,也是要于夫人开心。果然于夫人见到这些东西,心里非常高兴,但却不是为了宝石。虽然这些宝石不同寻常,但她真正开心的是卢梦生能将得来的东西都交给自己的小女儿。

    男人对妻子怎么样,只看他肯不肯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放在妻子这里就知道了,父亲当初就告诉过自己这个道理。就像自己的丈夫,从成亲后,所有银钱,不管是俸禄还是杨家分给他们的家财都放在自己这里,从不过问,两人成亲几十年了,举案齐眉,一次也没红过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