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那些想法简单了。

    这时,蔡中忍不住提醒他道:“大哥心中若有不解,不妨去问问二叔。”

    一句话使蔡瑁如梦方醒,是啊!这么重大的事情,自己怎么不去问问二叔?

    不过蔡瑁并没有感谢蔡中的提醒,他怎么需要蔡中这种蠢货提醒,蔡瑁拉长了脸,用一种教训的口吻道:“你在江夏之中的罪孽足以让你死一次,州牧虽然饶你,你不能得意忘形,必须给我夹着尾巴做人,不准惹事,尤其刘璟,你更不能招惹他,否则你必死无疑,听见没有?”

    蔡中被教训得低下了头,他心中万分不服气,但他不敢和蔡瑁顶嘴,只得忍住气道:“小弟知道了。”

    蔡瑁狠狠瞪了他一眼,“去吧!”

    蔡中慢慢退了下去,蔡瑁又在房中走了几步,凝思片刻,这才回头令道:“给我备车,回蔡里!”

    码头上的欢迎仪式足足持续了半个时辰,欢迎的人群才逐渐散去。

    望着人群渐渐散去,刘璟摸了摸笑得有点发酸的脸,苦笑着摇了摇头,这种受万民敬仰固然是一种荣耀,但同时也是一种负担。

    这时,陶湛从船舱里出来,慢慢走到刘璟身边,她见刘璟满头大汗,一脸苦涩,不由捂嘴‘扑哧!’一笑。

    “璟郎这副模样,就像是跑到襄阳躲债似的。”

    “我像吗?”

    刘璟摸了摸自己的脸庞,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这样,像讨债还差不多。”

    陶湛取出手巾,细心地替他擦去了额头和脖颈上的汗水,又打量一下,抿嘴笑道:“这下不像躲债人了,嗯!从容了很多,像一个来求的读书人。”

    说起读书人,陶湛又想起一事,低声道:“我接到月英的信,她再邀我来襄阳时去她家里小住几日,我想明后天去看看她。”

    “这是好事啊!我会率领一队士兵护送你前去。”

    “你去做什么?”

    陶湛不解地道,“月英可不想见你。”

    “我可没说要见她,见她丈夫行不行?”

    陶湛这才明白,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笑道:“是不是要我帮你走走夫人线?”

    刘璟见她果然聪颖,猜到了自己意图,有这样的娘当真不错,他挠挠头笑道:“如果你不嫌破坏你和黄夫人的友谊,那就要麻烦你一二。”

    “本来嘛!我和月英的友情也还不够深厚,这种事情很难帮你,但既然你开口了,不帮你,面上又过不去,那好吧!我只能慢慢帮你,你可别指望明天我就能成功,起码也要一两年。”

    这次刘璟来襄阳的另一个主要目的,便是想招揽一些人才去江夏,所以他把徐庶也带回襄阳。

    在他名单中,诸葛亮自然是重点人物,但他也知道,想说服诸葛亮可不容易,历史上,诸葛亮在襄阳观察了多年,才最终决定跟随刘备,并不是顾茅庐那样简单。

    恰好陶湛和黄月英的关系不错,如果走走夫人线,说不定是条捷径,想到这,刘璟便深深向陶湛行礼道:“那就先谢过娘了!”

    “去!谁是你娘,休想占我便宜。”

    嘴上不承认,陶湛心中却感到一阵甜意,她掩口浅浅一笑,又想起刘璟另一件迫在眉睫之事,哎!这家伙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替他操心。

    她笑问道:“我来问你,这次来襄阳,你和士兵们想到住哪里了吗?”

    这也是个令刘璟头大的问题,按照规定,二十人以上军队不可进襄阳,他这有五人,肯定是不能进住襄阳了,只能住樊城。

    可是原来的军营已经有新军驻扎,而且他刚听说旅舍紧张,莫说五人,连五十人都很难安排,难道要他士兵们住船上?

    这时,他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