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猛扑上来,将张允死死摁倒在地,用绳将他捆绑起来。

    ........

    黎明时分,刘璟在骑兵的严密护卫下,缓缓骑马进了荆州水军大营,此时水军大营内大势已定,二十几名效忠于张允和蔡瑁的将领被关押起来,其余将领纷纷表示,愿意转为江夏军,效忠于刘璟。

    不仅是军官,包括一万五千水军和近千艘战船也一并投降了江夏军,早在四更时分,李俊已经率领数艘江夏战船已经驶进了宜南湖,江夏军完全控制住了水寨。

    刘璟进入了军营,副尉陈朔率领两多名将领迎了上来,众人在陈朔的带领下一起单膝跪下行礼,“参见守!”

    刘璟连忙翻身下马,将陈朔扶了起来,笑着安慰他道:“陈副尉不必多礼,请起!”

    陈朔叹了口气道:“末将看不清形势,迟迟未能为守效力,深感惭愧。”

    刘璟笑了笑,“我们都是为州牧效力,说到底都是一家人,陈副尉不用这般自责,说起来我们是不打不相识,另外我还要谢你为我保全了十五匹种马,那对我可是至关重要。”

    陈朔心中暗喜,连忙道:“末将只是举手之劳!”

    刘璟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膊,又走上前对众人拱手抱拳道:“各位将军既然愿意跟我刘璟混,那我只有一句话,从今以后,大家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我刘璟绝不会让大家失望,升官发财、荣华富贵,该有的,大家都会有。”

    刘璟望着众人兴奋的脸庞,又缓缓道:“但一切都一个前提,那就是恪守军纪,说白了,就是按规矩办事,大家都是军人,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众人轰然答应,“愿为守效力!”

    刘璟心中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帮军油,自己在谁规矩,他们却表示效忠,难道自己的规矩就是效忠吗?

    估计张允的规矩是这样,这还是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刘璟也不再多说,又安抚众人几句,便码头走去。

    此时天色清明,从码头上可以清晰地看见整个大湖,湖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战船,这个结果令刘璟非常满意。

    军队他虽然很在意,但他更看重这些战船,夺取了荆州水军战船,一旦曹军南下,他们就将无船可用,就算造船也需要一年的时间,这就给他争取到了机会。

    这时,一名亲兵匆匆赶来,躬身道:“徐长史来了!”

    刘璟大喜,有些事情他正要和徐庶商议,没想到徐庶便来了,他立刻道:“请他到大帐相见!”

    不多时,徐庶带着几名官快步走来,见到刘璟便笑道:“守,那十五匹种马追回来了吗?”

    刘璟点点头,指着旁边陈朔笑道:“追回来了,多亏陈副尉事先安排,我就害怕被张允送去襄阳,或者在乱军中失踪,是我运气好。”

    这时,身后几名官向刘璟躬身施礼,“参见守。”

    为官正是马良,他已被任命为从事,为徐庶得力助手,而原来的从事卢升,已出任夏口县令,他的职务便由马良来替代。

    后面还有人,一个是刘先外甥周不疑,一个是庞德公之庞山民,另一人也是刘先从侄刘敏,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之徒。

    这人都暂时出任书佐,参赞军务,实际上也是刘璟的幕僚。

    刘璟对众人笑道:“大家来得很及时,正好要烦请大家替我整理水军资料书,辛苦各位了。”

    众人纷纷表示愿意尽心效力,刘璟便请陈朔带众人去了,他这才和徐庶进了大帐。

    两人坐下,徐庶先问道:“守是想保持宜城水军,还是撤回江夏?”

    “我考虑先撤回江夏,襄阳军队离这里近,而且占领宜城会落下口实,战船和水军还是转移去江夏比较好。”

    徐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