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去?”

    廉就是曹洪,曹洪几次请司马懿做他的谋,司马懿却坚决不肯答应,这会儿他又想去军了,曹操当然明白司马懿的心思,司马懿是不想在这个时候得罪士族,去军实则为了避祸。

    不过曹操因为郭嘉之死,贾诩投降,手谋士不足,这司马懿倒是有本事之人,自己几次让他去军他都不肯,难得他今天动提出来,这不是坏事,曹操沉思片刻道:“这样吧!我马上要举行南征议事,你也并参加吧!”

    曹操杀孔融绝非时兴起,而是他深谋远虑的决定,也是灭掉袁绍后必然的结果。

    曹操的政治抱负是推行寒门法家,他是想利用汉末乱世的机会,打破汉朝期以来渐渐形成的名门世家掌控潮流。

    同时也要打破汉武帝独尊儒术所形成的儒家独局面,重建法家的治国思想。

    所以初平年曹操杀儒边让不过是试探,而今天灭劲敌袁绍后,杀孔二十世孙才是真正地对儒家宣战,以至于后来杀杨修,何尝不是对其父杨彪的次打击。

    挟天以令诸侯不过是他为了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种手段,事实上,反对挟天以令诸侯的人要是皇室贵族,所以有了‘衣带诏事件’,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等等,包括袁绍、刘备、马腾,他们是曹操政治上的敌人。

    而孔融、边让、祢衡、杨彪等等儒名士,他并不是反对挟天以令诸侯,如果是袁绍挟天以令诸侯,他们说不定还会力支持。

    他们坚决反对的是曹操寒门法家的思想,他们要维护儒家士族的正统地位,不遗余力地破坏曹操掌权的合法性,他们则是曹操思想上的敌人。

    当曹操破吕布、灭袁绍、逐刘备,以及借衣带诏事件铲除众多政治敌人之后,便不再容忍思想上的敌人,杀建安七之的孔融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这同时也为即将启动的南征做好合法性的准备,所谓合法性,也就是敢指责他不合法的人律诛杀,没有人反对,他自然就合法了。

    堂之上已聚集了数十名重要的谋士武将,这就是典型的相权于君权,朝廷只是摆设,皇帝和武官也都是花瓶,真正的军国计却是出自丞相府。

    “丞相驾到!”

    随着侍卫的声高呼,身着朝服的曹操在十六名带刀侍卫的簇拥下,从侧面快步走上堂,所有人都站起身,起躬身行礼,“参见丞相!”

    司马懿也悄悄从侧门进来,站在最后个位上,旁边是毛玠,毛玠对他笑了笑,他心却有点奇怪,司马懿怎么也来了。

    “诸君免礼!”

    曹操在自己位上坐好,目光却迅速瞥了眼荀彧,也想知道自己杀孔融后,荀彧是否会来?

    不出曹操的意料,荀彧果然在位,神情淡然,似乎完全没有受孔融案的影响。

    这说明,荀彧只是保皇派而已,和孔融、杨彪等人并非同流。

    曹操的目光又转到了程昱的身上,对他点了点头,意思是让程昱先说,程昱直在樊城和南阳持战备,天前才赶到许昌。

    他明白曹操的意思,便起身对众人道:“各位使君,各位将军,我先简单说说战备宛城和樊城的战备情况,从去年九月开始,丞相以举国之力广造战船,现已造成小战船两千余艘,停泊在比水之上,由五万军队守卫,击退江夏军十余次的袭扰。”

    堂内顿时响起片窃窃私语之声,谁都没有想到,才短短半年时间,程昱竟然已经造船二千余艘,这并不是不可能,只是这需要调动多么的人力物力资源?

    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樊城的部分船只来自黄河和其他河流,只是将船只拆散后,运到樊城重新组装,所以才可能在半年时间内造出两千多艘小小的战船。

    而武将则不关心过程,造船成果令他们个个面露喜色,他们很清楚去年被江夏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