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事。”

    刘璟呵呵一笑,放下笔,从旁边木盒里取出两本牒道:“元直来得正好,我正好想你商议一下,是这两本牒中你们的处理方案,先说我的事,我们再说谈判。”

    徐庶点点头,他知道这只是州牧一种比较委婉的说法,实际上就是不同意他们的处理方案,他便笑道:“微臣洗耳恭听!”

    “坐下吧!”

    刘璟请徐庶坐下,打开两份书,这两份书他觉得需要再斟酌一下,他把书递给徐庶,“第一是绿铜山矿奴的安置,元直建议给两万矿奴自由,我觉得不妥,因为当初的决定是服劳役年,现在才过去一年,这对去年的决定是一种否定,我认为必须坚持年期限,元直觉得呢?”

    徐庶苦笑一声道:“其实我是从长远考虑,因为这些矿工很多都渐渐变成了熟练的铜匠,我做过调查,如果放他们自由,至少有五成人愿意留下来,如果能把他们家人接来,那就有七成人愿意留下,这样他们就从矿奴转化为矿工,成为一种职业,有利于江夏的安定。”

    刘璟点了点头,“你这种说法我比较赞同,不过从维护权威来看,做出的决定还是尽量不要改,可以在其他方面给予一定的放宽,比如改善食宿条件,有一定报酬,改称呼为矿工,缩短劳作时间,准许和家人通信等等,甚至还可以和他们签署一份契约,让他们安心开矿,但年的期限不能变,他们毕竟是战俘,另外,各地监狱中的囚犯也一并去开矿,补充人手。”

    徐庶只得答应了,“好吧!微臣重新草拟一份方案。”

    刘璟又道:“还有就是黄忠的万新军,我已经和曹操谈妥,作为释放曹仁和夏侯渊的条件,他答应将这万新军的家眷转移给我们,名单我已让黄忠做好,送给了曹操,估计很快就会有大规模的移民到来,可以把安陆郡的土地分配给这些新军家眷,视同军户,按每户一二十亩分配,税赋减半,这件事比较紧急,希望你立刻安排人手去安陆郡做好前期准备事宜。”

    徐庶默默点头,他深知这里面有大量的琐碎之事要做,好在他们已有安置移民的经验,可让庞山民和蒯琪二人负责此事。

    “微臣记住了,会立刻安排人手。”

    刘璟交代了这两件事,心中轻快了很多,笑道:“说完这两件事,下面就谈谈江东之事吧!鲁肃是什么态?”

    这才是今天的主题,徐庶连忙道:“今天和鲁肃谈得并不顺利,除了答应签署永不西征的书面保证外,其余条件都有很大出入,开放贸易方面,内河禁他需要请示吴侯,江禁和海禁都可以完全放开。”

    “那荆州水军借道入海之事呢?”刘璟问道:“他是什么态?”

    “这一条,他说需要在船队数量上有所限制,并且不能靠岸。”

    刘璟冷笑一声,“看来鲁肃也并不糊涂,那么其他几条谈得如何?”

    “关于粮食赔偿,他们无法承受万石之重,希望能减半,送人质来荆州读书,鲁肃的意思是说,现在吴侯只有一,而且年仅半岁,他希望以吴侯之妹嫁州牧来代替质。”

    “才半岁!”

    刘璟不由哑然失笑,这一条是他没有料到,他知道孙权之年少,没想到才半岁。

    孙权已经二十七八岁,居然现在才有儿,半岁的儿确实没有意义,刘璟想了想道:“取消质一条可以,粮食赔偿减半也可以,但内河禁必须放开。”

    徐庶犹豫了一下,昨天晚上刘璟才给了他一份谈判条件,其余很多方面他都不是很清楚,尤其赔偿万石粮食,他觉得不现实,另外将四郡划给荆州,他也觉得不可能,关键他不知道刘璟的底线和原则,让他很难办。

    “启禀州牧,这次谈判微臣有些把握不住,究竟哪些可以让步,哪些不可以让步,微臣心中无底,还望州牧明示。”

    刘璟笑了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