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各郡守和县令基本上都用蜀人。

    而原本的荆州牧和益州牧都虚化了,有名无实,架空了权力,重新成立骠骑将军府,将徐庶、贾诩、司马懿等实权人物移到骠骑将军府,掌管荆、益两州大权,这就是他们的中央朝廷。

    然后骠骑府实行两府制,冬天在成都公务,夏天在襄阳治府,这样就保证了两州的平衡,而军权则由骠骑将军府牢牢掌控,各地可拥有不超过千人的郡兵,这种新的权力架构,便可以适应并入益州后的疆域扩大。

    这时,一名士兵在帐门口禀报道:“启禀州牧,吴司马有要事求见!”

    “请他进来!”

    片刻,吴懿将一名报信兵领进了大帐,吴懿跪坐下来,行一礼笑道:“州牧,是汉中有紧急信件送来!”

    刘璟放下了手中之笔,“什么事?”

    报信兵跪下行一拜礼,取出一份赵云的信件呈上,“这是赵将军送来的急信,事关辅局势!”

    刘璟一直在关注关中局势,他连忙接过信,打开看了一遍,信中说马超以私通曹军之罪杀了韩遂,并将其人头送各营示众。

    刘璟叹了口气,命人把报信兵带去休息,这才对旁边尹黙和吴懿道:“马超无智,中了曹操离间之计,十部联军本是用一条线系紧,现在去其一,其余九部还可能再捆得住吗?内患已生,去日不多,最多一个月,马超必败!”

    吴懿点点头,“由此看来,州牧不进兵关中确实是明智之举,而且关中不像汉中,可以一战而平,我们需要做长期作战的准备。”

    刘璟很看重吴懿,吴懿不仅能带兵打仗,同时谋略也很厉害,不愧是巴蜀的军师,只可惜刘璋才宠信黄权,不听吴懿之计,在关键时刻还把吴懿派去汉中,最后导致灭国。

    刘璟却重用吴懿,他封赵云为汉中都督,执掌汉中万军队,但同时又封吴懿为都督祭酒,协助赵云掌管军务,为赵云之副,法正为长史,主管政务,这次吴懿便是去汉中上任的上。

    吴懿也是深为庆幸自己跟随了刘璟这样的主公,刘璟在官方面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又肯放手权力,让治下群臣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也赢得了臣下的忠诚。

    另一方面对军队则是赏罚分明,军纪森严,恩威并施,将军队牢牢控制在手中,同时轻徭薄赋,鼓励贸易,发展经济,又以身作则,崇尚简朴,能和士兵同甘共苦,赢得了民心和军心,这样的人,才是争夺天下的雄主。

    吴懿总是喜欢把刘璋和刘璟对比,每对比一次,就感叹一次,相比之下,刘璋何其之昏庸懦弱,正是遇到刘璟这样的明主,才使包括吴懿在内的巴蜀广大贤臣良将看到了自己的前途和光明,才使他们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干劲,一洗从前的倾轧内斗,都全心全意辅佐刘璟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奋斗。

    想到这,吴懿又笑道:“微臣还有一个建议,州牧不妨考虑一下。”

    “司马请说!”

    “微臣这段时间和蜀中大臣们聊天时,都常常说到关中,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州牧不妨公开征集‘平辅策’,一方面可以集思广益,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使蜀臣们的眼界都放远一点,不再盯着巴蜀的分地”

    不等吴懿说完,旁边尹黙便忍不住连声赞道:“果然是良策也!”

    刘璟笑了笑问尹黙道:“吴司马此策何为良?”

    尹黙笑道:“蜀中官员最大的问题就是本土思想重,目光狭隘,盲目排外,这么多年来已成为益州官场一大毒瘤,根除它至少需要十几年时间,不过可以在短期内减弱这种本土风气,一是异地任官,比如蜀官可以去巴地为官,还可以去荆州任职。

    其次便是培养天下眼光,就像司马的建议,征集‘平辅策’,这就是一剂良药,鼓励大家将目光放到天下,心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