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战,但在大部分时间内,他们主要担任后勤兵,负责操作木牛在山道上运输粮食,而参与作战只有一次,便是在河西对阵羌兵时,五千蛮兵在王平的率领下和羌兵进行了一次激战。

    今天是他们第二次直接参与作战,同样是王平率领,千蛮兵肩负夺取木峡关的重任,王平在占领瓦亭关后,便率军沿着长城北上,赶往二十余里外的木峡关。

    这段长城是在战国时代,由秦国修建,主要防御西戎入侵关中,经过战国后期和秦汉两朝近五年岁月的侵蚀,长城已破旧不堪,中间十几里的长城已经坍塌,军队需要在崎岖陡峭的山梁上行军。

    而这时,蛮族士兵们擅长山地作战的特点便淋漓尽致地显露出来,他们一奔行,如履平地,在天刚刚亮时,王平率领千军队便抵达了木峡关,军队伏身在一片乱石城砖后面,前面再行军两里便是长城断头,但敌军已不期而至,只见远处约数里外,一支两千余人的乌桓军队正沿着长城向这边疾速赶来。

    王平心念急转,立刻猜到了这支军队的去向,应该是赶去瓦亭关增援,瓦亭城的烽火昨晚已点燃,显然木峡关这边得到了消息,他们不擅于夜间行军,便等天亮后赶去增援。

    敌军越来越近,王平向后摆摆手,示意士兵们不要着急,等待敌军进入山地,他又对副将骨朵低声道:“你可率一千弟兄从山梁下绕过去,截断他们的退。”

    骨朵点点头,退下去挥手令道:“第一营跟我走!”

    他率领一千士兵迅速向山下跑去,绕一个大圈奔向敌军后背,王平则耐心地等待敌军靠近,他手下两千蛮族士兵纷纷张弓搭箭,蓄势待发。

    这支军队确实是受赤宁的派遣,赶去增援瓦亭关,虽然昨晚瓦亭城上出现了烽火,但关城却没有烽火点燃,这让赤宁十分困惑,这只能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瓦亭关被汉军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拿下,关上守军来不及点燃烽火,要么就是汉军攻克了更南面的六盘关,从关外绕道而来,攻打关外的瓦亭城。

    但不管是哪种可能,乌桓军都无法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行军,主要就是因为十几里山的阻拦,他们只能等天色稍亮后再出发赶往瓦亭关,但他们却没有想到,会在半上遭遇到了北上的汉军。

    两千乌桓军已经离开长城断头,在坍塌的长城乱石中艰难行军,就在这时,前方士兵忽然爆发出一阵骚乱,他们发现了躲藏在乱石中的敌军,只听见一阵梆声响起,蛮族汉军举弓疾射,数千支箭射向密集的乌桓士兵,蛮族士兵大多是猎人出身,箭法精准,又接受了汉军的严格训练,汉军质量上乘的复合弓使他们如虎添翼,一阵乱箭射过,乌桓士兵死伤数人,顿时一阵大乱。

    他们纷纷调头后撤,但后面却杀来一支敌军,截断了他们的退,王平见骨朵已率军赶到,便大喝一声,“杀上去!”

    两千蛮兵一片呐喊,挥舞战刀和长矛向乌桓士兵扑去,双方在乱石堆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木峡关城上,赤宁呆呆地望着远处直冲天际的浓烟,烟尘已飘到木峡关上空,遮蔽了清晨的朝阳,天空中,灰黑的乌云翻滚,宛如末日即将来临,所有的乌桓士兵都心怀惧意,他们原本是在原野里纵横奔驰的骑兵,如今却如落魄之鹰,站在关城上抵挡汉军北上。

    赤宁低低叹了口气,他不断分兵去救瓦亭关,使得木峡关的守军已不足千人,一旦汉军主力大举杀来,他能抵挡得住吗?

    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赶来禀报:“禀报少酋主,我们去援助瓦亭关的军队在断墙处遭遇敌军袭击,伤亡惨重,快要抵挡不住了。”

    赤宁吃一惊,扭头向南望去,长城断墙距离这里只有五六里程,如果自己军队兵败,汉军岂不是马上就杀到,就在他心乱如麻之时,有士兵指着城下大喊:“快看,有敌军来了!”

    赤宁也看见了,山脚下一支数千人的汉军正向关城这边快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