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众人高声道:“希望各位奋勇作战,用最短的时间夺取南阳郡。”

    众人一起躬身施礼,“愿为殿下效死命!”

    ........

    自从程昱率大军夺回南阳郡后,南阳方向便一直处于停战状态,汉军再没有越过边界,随着几年的战事平静,南阳郡的民生渐渐恢复,传统的商业也开始活跃起来。

    由于南阳郡有着特殊的战略地位,南可下荆襄,北通洛阳许都,西可入关中和汉中,东则相邻汝豫,这样的交通枢纽的位置,使南阳郡自古就商业发达,官道上随处可见来自天南地北的商队。

    中午时分,一支由数十人和几匹满载货物的骡马组成的商队从远方官道上缓缓而来,这些商人个个身姿矫健,精神饱满,和平时风尘仆仆的商人大不相同。

    这支商队正是由鹰击军副统领任平率领的特殊斥候队,他们的目标当然是要进入宛城,不过在上他们从别的商队那里得到消息,曹洪对宛城的防御严,已经不准外来商队入城,他特地将宛城内的市场迁到西城外,称为草市,要求所有的商人都在城外交易。

    不仅如此,人以上的结队异乡人也不准进城,这是当年程昱定下的规矩,一直被曹洪严格的执行,像他们这种数十人的商队,根本就没有机会入城。

    虽然宛城盘查严格,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可以分散各自入城,不过这样耗费时间,也比较危险,任平决定采用另一种办法。

    和任平一起来宛城的,除了四十名手下外,还有长安县县令邓宏也在其中,邓宏属于南阳大望族之一的邓氏家族,是邓义之,当年他和崔实、荀志一起考中襄阳举士,先被派去南郡华阳县出任主薄,一步步升为县丞和县令,他做事踏实,为官清廉,在民风中口碑佳。

    在去年夏天,他被调到关中出任长安县县令,由于长安是都城,他实际上已相当于郡丞的官阶,成为年轻一代的佼佼者。

    他的好友崔实和荀志也做得非常不错,崔实去年秋天出任零陵守,而荀志则在前年出任侍御史,主管荆州的官府巡查,长安已有消息传出,荀志在这一任结束后,很可能会升为御史中丞。

    这一次,邓宏被刘璟特地调入军中,作为攻打南阳的一个重要人物,南阳郡大士族除了邓家外,还有老将黄忠的黄氏家族,以及张仲景所在的张氏家族。

    虽然邓宏是在汉国为官,但他毕竟是邓氏家族的嫡长,在家族中地位高,很多族人都认为,等他父亲邓义去世后,就应由邓宏接手家主之位。

    一行人离南阳已不足十里,远远可以看见雄伟的城墙,像一条长龙般横亘在他们眼前,官道两边是一望无际的农田,不远处还有片片茂盛的树林,矗立在农田之中,南阳一带的冰雪已经融化,田地里长出了绿油油的麦苗,冬小麦过了严寒的冬天,开始复苏了。

    时至中午,官道上的行人多了起来,大多是住在附近的农民,也有去宛城探亲的富人,坐着宽大的马车,有家仆骑马护卫,还有不少像他们一样的商队,或数匹骡马的大商队,或十几匹骡马的小商人,他们都是前往西城外的草市。

    “邓公,这都是你们家的土地吧!”任平用马鞭指着两边的农田笑道。

    “南边是,北面不是,北面是黄家的土地,比邓家略少几顷。”

    “据说邓家在南阳郡有五处庄园,这里只是其中一座吧!“

    “也没办法,邓家人口比较多。”

    邓宏淡淡一笑,岔开了话题,他指着前面一条岔道道:“任东主,到前面那条岔道,我们再转道向南,大约再走五六里就到了。”

    任平点点头,回头吩咐道:“大家跟上了,别走丢了。”

    众人加快速,很快来到岔道前,又转道向南而去,大约走了五六里,一座古老的庄园出现在他们眼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