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马,所得的刀矛器械战马等无数。

    杨勇还按照自己的方法对待这些俘虏,不虐待,意愿加入义军欢迎,不愿意者不强求,登记在册之后,地潜散,告诉他们可以回家经商种地都行,但不可再与义军作对,否则再次被抓定斩不饶,李靖非常赞成杨勇的这招,等于给这些俘虏一个重新作人重新选择道路的机会,这样,四千多俘虏有三分之二愿意投降加入义军,把他们进行了整编,仅一千多人被地潜散。

    这一仗义军也伤亡了五六百人,杨勇还沿袭以前的做法,慰问和抚恤死难者,看守伤病号,义军和投降的隋兵隋将对杨勇的亲力亲为和公平仁爱的精神所感动,因为他们没见过哪个带兵官对下属做得如此细致如微的。

    经过这一仗,不仅破咸阳之兵,还得了三千多人马,加原有的义军,总兵力超过五千。第二天,杨勇派出韩成负责将转移出去的老百姓和李靖等人的家属又接入城,热烈祝贺了一天。

    泾水河之战,两千破三万,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慕名来投的老百姓、要求报名参军者络绎不绝,杨勇非常高兴,来者一律欢迎,城里住不下,安置到城外,临时修筑民房,搭建帐篷,短短数日之内,报名参军者突破五千余众,杨勇从挑选了三千编入义军,其余作为预备人员安置在城。

    义军的队伍一下子扩展到八千,新的问题便来了,这么多兵马人马吃马喂,加军饷开支可不小,钱粮从哪来,三原小县除了原来的官府积存、地主和富户家的储蓄也都有限,温饱问题是个大问题,不解决必将影义军的稳定和战斗力。

    杨勇和李靖让杜义和张英他们加紧操演兵马,两个人在衙署商议对策。杨勇认为要解决这眼前的问题,只有扩大地盘,三原县城太小了,容纳人口有限,也养活不了那么多兵马,那只在攻打咸阳,或者京师大兴城,两城离三原县城距离差不多,而且都是有重大影响意义的大城池,不管拿下哪一座,都能解决燃眉之急,杨勇分析完之后问李靖“军师,我们应该先攻打谁呢”

    李靖一笑“王爷,既然二城离我们的距离差不多,为什么要分先后呢何不两路出兵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