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活捉了尉迟恭后,在李世民的授意下,长孙无忌劝其投降归顺,然而尉迟恭拒不投降。

    李世民也没性急,押着尉迟恭到了楼烦,这时城头上空飘扬的已经是大隋朝的旗帜,尉迟恭惊愣时,大将李孝恭出城把李世民等接入城中。

    原来,这一切都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李孝恭商量好的策略,他们事先已经摸清了尉迟恭的性格和楼烦的防守情况,让李元霸带两千人马在树林中埋伏,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专门挑了三千老弱之卒到城外骂战,以激怒尉迟恭出战,就在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将尉迟恭引开的时候,李孝恭带着五千精兵,趁机攻取了楼烦。

    尉迟恭到了现在不服气也不行了,自己屡次败于三个小孩儿之手,他面给耳赤,低着头一语不发。

    到了城中,李世民升帐,将尉迟恭带到帐前,李世民喝道:“尉迟恭,你究竟降是不降?”\》

    尉迟恭泼口大骂,只速求一死。众将都气炸了,最后连长孙无忌和李孝恭都没了耐性,李元霸更是主张将尉迟恭立即推出去,砍了脑袋。

    然李世民没有生气,淡然一笑道:“好吧,既然你想死,本将军就成全你。不过不用本将军动手,你屡次战败,损兵折将,丢了城池,你就是有十个脑袋,回去后,也不够你的那个傀儡皇帝和那个什么宋金刚砍的,你就去做个效忠于他们的鬼魂吧!”说着,李世民欠身离座到了尉迟恭身后,亲解其绑,并命人将战马给他牵来。

    尉迟恭不相信李世民真放他,上马溜了一圈,仔细一品味李世民话,觉得李世民是对的,回去后自己肯定活不成,再对比一下李世民和刘武周、宋金刚,尉迟恭终于拜服在李世民近前。

    李世民大喜,当即升尉迟恭为军中大将,并表示日后报请柴慎和李神通两位主将后再为其正式升赏。尉迟恭感其恩德,从这时起,死心踏地跟了李世民。

    李世民收降了尉迟恭,在楼烦整顿兵马,收编俘虏,然后留下大将李孝恭带兵三千守住楼烦,他带着李元霸、长孙无忌和尉迟恭,提兵一万五千往汾阳进发,准备端了刘武周的老窝。李世民的打算是,就算短时间内拿不下汾阳,也足以乱了宋金刚的阵脚,为姐姐李秀宁减轻压力。

    哪知李世民的人马刚行至半路,有人来报,李秀宁被宋金刚杀得大败,损兵折将后退守并州,柴慎和李神通命令李世民火速回兵。

    李世民大惊,自己的这个姐姐姐夫自幼熟读兵书战策,文武双全,特别是姐姐李秀宁,文韬武略,比大哥李建成有过无不及,那是父亲的臂膀,可以说用兵用神,这二人组合竟然吃了败仗,这个宋金刚真有这么厉害?李世民吃惊之余,详细询问了报事探马,才知道其中原因。

    原来,李秀宁和宋金刚在文水对峙,并州的薛仁果伤势痊愈后,要求到前敌支援李秀宁,李神通和柴慎商议后便同意了,命其带兵一万到文水助阵。

    李秀宁见到薛仁果大喜,这时,李世民伏击尉迟恭成功的消息传到李秀宁这里,李秀宁认为战机来了,决定兵分三路攻打文水。让薛仁果为左军统帅,让柴绍为右军统帅,自己亲统中军,三路大军六万人马从南、东、北三个方向呈半包围之势开到文水城下,定于晚上三更天大举攻城。

    然而宋金刚也不白给,摸清了南门方向的敌军主将是薛仁果,他乐了,当即报请刘武周,下大本钱诱使薛仁果投降。刘武周准奏并拟了诏旨送到阵前交给宋金刚。

    宋金刚遂派心腹之人当说客,到薛仁果的营中游说。薛仁果果然以礼相待,当游说之人拿出刘武周的诏旨,封他为一字并肩王,金银财宝、美女良马等等自不必说。

    薛仁果慨然应允,原来薛仁果从来都没忘自己的仇恨,他最恨的人就是杨勇和李家父子,投降李秀宁都是逢场作戏,他等待的是时机,因此当刘武周和宋金刚向他抛出橄榄枝时,薛仁果认为为父报仇的机会终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