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兵家之悲哀了。

    杜伏威清楚地记得,王雄出征时,开始时也是所向无敌,后来败得一塌糊涂。现在阚凌又是这样,把杨勇困住这么多天了,眼看胜利在望,可是一夜之间,十万人马的陌刀阵也败得荡然无存,连阚凌这样的老本也折进去了,太不可思议了。

    现在,他所倚仗的右大将军和左大将军相继都吃了败仗,元气大伤,自己与辅公祏又相互不信任,往下这仗还怎么打?杜伏威一筹莫展。

    傍晚的时候,噩耗再次传来,濠州失守!

    这对杜伏威来说,无疑于雪上加霜!杜伏威几乎要疯了,濠州怎么会失守呢?朕临走时还给他们留下一万精兵,加上原来的守军,足足有两万兵马,濠州怎么能失守呢?

    等问清濠州失守的详细经过,杜伏威顾不上怨天尤人了,他再也不淡定了,因为濠州一失守,往东南几百里就是滁水和丹阳,往西南几百就是他所在庐州,杨勇无论先攻打哪里,他都有种大限将至的压力。

    因此,他赶紧连夜把四个干儿子和随驾文武群臣召集在一声商议对策。

    经过杜伏威充分发扬民主,这里面又分成两派,一派是以他的四个干儿子为首,主张杜伏威坐镇庐州,凭借坚城与杨勇决一死战。因为杜伏威驾临庐州时,带去八万人马,加上这里的三万守城将士,他们手下还有十一万人马。如果让附近各州郡的将领带兵前来勤王,短时间内再凑几万人马不是问题,庐州城高池深,再有十几万大军,完全具备与杨勇决战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决战一开始,庐州的兵马能牵扯住杨勇的主力,再让王雄从丹阳出兵,袭击杨勇的后方,此战必捷。

    杜伏威听完这一派,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认为这几个干儿分析得很对,脸色好看了很多。但是当他听完另一派的言论,脸色又变得凝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