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密知道,这是给自己下马威,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道理他懂,因此他并不怎么害怕会丢了性命,因此嘴里喊道:“下官李密,奉旨参见大帅……”喊着昂首挺胸,从刀枪架下走过,进入大帐,用眼睛往两扫了几眼,最后眼光落到了杨勇身上。

    李密心说,这杨勇真副有戏剧性的。四年前,他是高高在上的太子,我们见了他都大礼参拜。然后其被贬为庶民,数天前新君登基要将他处死,他又像变戏法似的成了靠山王的干儿子,我们俩还同殿称臣,今天他又成了反王杨杰的大帅。真是世事难料,如白云苍狗哇。

    李密心里想着,来到李勇近前,躬身往上施礼:“蒲山公李密,奉旨见过大帅。”

    两边的众将齐喊:“跪下!”

    “下官乃奉旨的钦差,今有圣旨在此,恕下官不能下跪。”李密说着把圣旨拿了出来,心里话,你们这些乱臣贼子,我李密好歹还是朝庭命官,身为堂堂的蒲山公,岂能给尔等下跪?本公不要求你们跪下接旨不错了。

    乔钟葵出列打算用脚踹他,杨勇一摆手,乔钟葵只得作罢。

    “李军师别来无恙啊?”李勇称他为军师,因为他和越王素新败,他是越王的军师,这样称呼自然有调侃的意思。

    “大帅,胜败乃兵家之常。下官今天不是来探讨这个的,下官带来了万岁的圣旨。”说着,李密把圣旨伸开高声宣读,大致意思是: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勇广俊秀杰,朕五兄弟也,一母同胞,情同手足。先皇在日,废长立幼,皇袍加身,并非朕所愿,实属奉旨行事耳。

    今先皇驾鹤未远,兄弟联手起兵反朕,手足相残,生灵涂炭,陷万民于水火,为后人所不齿,落下骂名,百年后无颜见列祖列宗,朕深感痛心。数次深夜痛醒,泪湿枕巾。忆往惜历历在目,朕一人之过也。

    今粗备金银酒肉,聊表寸心,兄若回头,不失国之栋梁,往事既往不咎,且封并肩王位。萧美人乃朕精挑细选,特送于兄,以示心诚。

    冀兄以隋杨大业为重,卸掉兵甲,兄弟牵手,共创盛世,则国之幸甚,民之幸甚。朕泣血翘首。钦此!

    李密宣读完后,看着李勇的反应。

    李勇像听天书,整得一头雾水,一脸人畜无害的表情道:“哦,让本帅一观。”心说这昏君又搞了些什么名堂,老子没听懂几句,还得拿过来仔细翻译翻译,先弄明白再说。

    说着伸手示意,公冶长把圣旨接过来递给杨勇。

    杨勇这是第二次看圣旨,拿在手是详细端详了一下,我*日,这就皇王圣旨呀,谁见了这玩意儿都得跪着说话,这跟街上卖的字画也差不多,写的还没那好看。哦,火红的御印在上面卡着呢,关键是这玩意的魔力大呀。

    多亏勇哥在学校语文这门课学得不算太差,加上有前次翻译诏书的经历,好半天,杨勇才翻译完,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其实其他众将早就听明白了,但不明白的是这杨勇为什么看这么半天,是故意装像调戏李密,还在想什么对策。他们谁都不会想到,杨勇没听明白这旨意,而须拿在手中进行翻译之后才会明白,这就是二十一世纪的人与七世纪人的交流之难,这就是白话文与文言文之别。

    众将心说,大帅这明摆着的事,你还犹豫什么呀?我们这一困城,杨广害怕了,这才向你抛出橄榄枝,假惺惺的,什么兄弟手足呀,什么隋杨大业呀,什么百姓疾苦哇,统统都是扯淡!许以高官厚禄,赏赐美女金银酒肉,就是想让你投降归顺,等腾出手来再宰你,这才是真相,大帅千万不能上当。

    众将虽然明白,但都不敢言语,只是看着他这个“一把手”表态。

    杨勇弄明白后,心说有便宜不占王八蛋,遂淡然一笑道:“李大人,杨广说话可算数?赏赐之物现在何处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