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用外国人进行广播,其中就包括了不少语言专家,电台内部食堂每天的餐饮都不同——各国食品轮流上。

    苏联之声的作用和********是一样的,是向美国人介绍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绩。早在十年前,********就取消了法语、德语在内的所有广播。除了美国人自己使用的英语之外,专门成了应对苏联的俄语广播电台,但在英法殖民地独立之后,又新加了十几种语种,不用想也知道是为了和苏联争夺这些新兴国家的转变。

    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这种紧张局势下,********配合美国的对外政策,大大加强了对古巴、苏联、东欧的广播。英国泰晤士报称********进行一次“摧毁性的广播轰炸”。苏联之声恰好和********相反,********最大的工作量是俄语,而苏联之声最大的工作量是英语。

    两国对待对方同行的态度很一致,苏联屏蔽********的信号,美国屏蔽苏联之声的信号,但对于一些有相关知识的人来说,他们总能重新找到信号听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美国国内出问题的时候,出现苏联之声的影子,这是在正常不过的时候。苏联强势输出价值观的过程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一方面是由于阿富汗战争,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苏联那时候接连死领导人,影响了这方面的工作。

    “驻古巴办事处也说,最近我们的电影卖的不错。”谢洛夫拍着大腿,当然黑人暴力犯罪升高,这肯定和电影没关系。至于为什么白人女性是受害者,他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里根不是说过么,是人要杀人,而不是枪要杀人。谢洛夫认为说的很有道理,是人要犯罪,和古巴办事处拍的电影没有关系。

    “对了,主席,齐奥塞斯库邀请戴高乐访问罗马尼亚,我们是不是表达我们苏联的立场。”萨哈托夫斯基差点忘了自己这次的真正目的。他是来通知法国的行动的。

    “哦?嗯?”谢洛夫哦了一声,忽然愣住了,然后脑筋开始急转。戴高乐访问罗马尼亚?马上急切的问道,“什么时候,访问几天?”

    “好像是一个星期,时间是五月十五号。是我们顾问部的同志传回来的消息。”萨哈托夫斯基一看谢洛夫的反应就知道,这件事十分重要。

    “法国内部学生在和政府对抗,戴高乐还真是有自信,认为自己的威望管用?”谢洛夫捏着自己的手指心中进行盘算,原来五月风暴期间还有这种事情。这可是你自投罗网的,如果你呆在法国不出来,相信这次风波苏联也没什么办法。

    对于苏联来讲,齐奥塞斯库不是一个听话的人,今年开始的,罗马尼亚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同以色列保持外交关系,奥地利总理以及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领导人访问罗马尼亚,美国的尼克松曾两次访问罗马尼亚。在邀请外国领袖来访的同时,齐奥塞斯库率团频频出访,对世界各国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加强了同这些国家的科技、经济等各方面的交流,扩大了罗马尼亚在世界上的影响

    齐奥塞斯库明显的对苏联保持距离,所以苏联中央主席团曾经好几次谈论这个问题,齐奥塞斯库是不是有脱离苏联的想法,并且让克格勃对这种情况进行评估。

    但和历史不一样的地方是存在的,那就是这个历史中,苏联的驻罗马尼亚集团军没有撤销,罗马尼亚国内仍然有苏联驻军的存在,齐奥塞斯库上台之后还想在这个问题上和赫鲁晓夫沟通,但不论是勃列日涅夫还是谢列平,都在阻挡两人谈起这件事。

    “老师,对罗马尼亚的问题,整个国家安全委员会,没有人比更加了解了,你当年就是我们驻罗马尼亚的总顾问,罗马尼亚内务部是你亲手建立的。”谢洛夫看着萨哈托夫斯基第一副主席道,“在退休之前,你不希望看见另一个西欧大国,变成我们的朋友么?”

    谢洛夫当然明白,戴高乐是具备扑灭五月风暴能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