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送来的美国情报,绝大部分都是负面消息。

    勃列日涅夫除了想要谈美国和苏联的问题,还想谈谈中国、以及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关系,上次战争之后,以色列和阿拉伯仍然敌意满满,双方处在互相不服的状态。理论上以色列还占据着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的领土,加起来也没有多少,五分之一个戈兰高地、整个约旦河西岸、还有两千平方公里的西奈半岛。平心而论这已经比历史上好太多了,但这让阿拉伯几个国家还是不能接受,双方的备战态势比以前更强。

    要说是有些不同,那就是以色列不会出现被偷袭的情况,因为双方本身就处在军备竞赛当中,这对以色列是极端不利的,因为中东的历史已经和原本不一样,伊拉克共产党夺权成功之后,迫切的需要化解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微词,战争准备比谁都积极。勃列日涅夫希望尼克松能够让以色列让步,吐出这些占领的地区,换取中东的和平。

    这和历史上苏联、美国的定位完全不同,那时候勃列日涅夫的提议,尼克松置之不理,而这次虽然也是勃列日涅夫主动提出,但战略上苏联是处在明显优势的。

    “又是这,我还记得上次在这里的情景,一晃这么多年了。艾森豪威尔都死了多年了。”在戴维营的草坪上,嘴巴一向都很大的谢洛夫一点不顾及的说话,幸亏周围没有美国人。此时正是晚上,苏联的代表团又被安排在了戴维营休息,正式会谈在第二天开始。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中央书记苏斯洛夫、最高苏维埃主席谢列平、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还有不怎么经常参加会议的乌克兰第一书记谢列斯特都参加了,这次会议由中央书记苏斯洛夫主持,刚刚开始最高苏维埃主席谢列平就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措手不及的提议。

    很多人都发现,谢列平一改往日的沉默,似乎身上出现了一种不同的气质,会议虽然是苏斯洛夫在主持,但首先提议的则是谢列平,“在可以遇见的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可以确定,祖国将和美国进行激烈的争夺,所以对于我们最高的权力机构中,一些重要部门的重要性应该得到正视,否则就是对祖国不负责任。”

    这个时候的谢列平就像是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感觉,这种态度和腔调,让其他人有些熟悉又陌生,两年来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个人是共青团的老大,有着共青团之鹰称号的人。

    这个提案既让别人没有准备,又有些措手不及。苏斯洛夫面不改色,像是没有听到一样,只是询问别人的意见,扶了一下自己的眼镜道,“大家谈谈看法吧,我们是集体领导,大家尽可以畅所欲言!”

    “阿列克谢,谢列平趁着勃列日涅夫不在,想要干什么?”波利杨斯基低声耳语道,柯西金无意是政府的主心骨,他和马祖洛夫都信任自己头的判断。

    “舒里克要趁着这个机会,强调集体领导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国防部和外交部的话语权,争取支持,我们看看就知道了。”柯西金简单说了两句,面不改色的顺着谢列平的思路道,“原则上我是不反对的,但这件事,还是要等待勃列日涅夫同志回来拍板。”

    “等等,伊里奇同志不在,关于增加中央主席团委员人数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考虑一下,这并不符合组织的原则。”主管重工业的中央书记基里连科赶忙站起来反对道,“总书记不在,我们应该等他回来在讨论。”

    “怎么?总书记不在,我连讨论的资格都没有了么?”谢列平同样豁然站起来道,“我最高苏维埃主席,是不是连发言的权利都没有。?”

    谢列平的强硬态度,让很多人一下子都不太适应,人们恍然想起,这个岁数很小的中央主席团委员,当初也是令人畏惧的共青团之鹰,有着铁腕舒里克的称号。不但是最高苏维埃主席,还是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

    “我不是这个意思!”基里连科和谢列平对视了片刻之后,目光转移开来没有和对方起正面冲突,勃列日涅夫不在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