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了疏忽,由于正处雨天,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够足够的雨水侵入了,随后一个合闸,炸!

    还有一种更可怕的说法,那就是丰州电厂在检修过程中出现了失误,造成了开关内部元件错位,这种说法无疑更可怕。

    无论是这两种说法的哪个,无疑都比同步同期靠谱很多。

    最关键的是,这个说法死无对证,又没法解释,在这种扑朔迷离的阶段以此总结事故原因,大家都很满意。反正苗德林是铁铮铮逃不过背锅的了,与其责任分散,不如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姚新宇这边已经默默坐下。

    其实这种可能性,张逸夫也早早考虑过,但他始终不相信丰州能出这么大的失误,这好歹是华北的招牌,是达标电厂,工人与领导都是身经百战的,不该这样。此外,这种说法死无对证,几乎查无可查,若是不做深思就说出来,怕是有乱扣帽子的嫌疑,而且是往死里扣,让人不能翻身。

    考虑到自己厂长的立场,张逸夫才一直没这么提,也许在场还有其它人想到了这个可能性,但出于这样或那样的考虑,也没有多说。

    唯有姚新宇,把这件事捅破了。

    诚然,这确实是一种可能性很大的说法,现在几乎是唯一的说法,逻辑很简单,不必过分深思。真正让他深思的还是姚新宇这个人,你好歹来了丰州几个月了,苗德林也待你不错,这种时候站出来拆台,真的好么?做人比做事重要你这么一个高材生考虑不到么?今后大家怎么想你?

    想到此,他不禁瞄向了会场上诸位的表情。

    欧炜很满意、南钢很气愤、赵文远面无表情,苗德林绝望。

    张逸夫好像又知道了什么。

    姚新宇是不可能在电厂久混的,半年后就会回到部里,那么是部里的人脉重要,还是电厂的人脉重要,对他来说几乎不用思考。

    南钢与欧炜都是偏向于人为事故,快速定责,快速解决问题的,姚新宇提出这一点虽然坑了丰州,但无疑展现了他过人的思维能力与才能,同时帮了部里的领导一把。

    电力行业中,不乏聪明的人,也不乏技术过硬的人,但偏偏这样的人,都不怎么招领导待见,详见段有为的一生。

    姚新宇,藏的深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