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哪里哪里,都是我们厂共同的努力。”邱凌神气笑道。

    旁边的赵文远却皱眉问道:“有一点,我一直有疑虑,这个配煤比例,1:4是怎么得出来的。”

    “哦,赵局长,这个方案我们是试验得出的。”

    “做了几组试验?有报告没有?”

    “就做了一组,有的,我们详细记录了那一周的数据。”

    “为什么就一组试验就能得出结果?最开始1:4的方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依据是什么,理论是什么?”

    “这……主要就是经验。”

    “哪里得来的经验?之前你们厂配过煤么?”

    “主要是书上的……我们也是计算了很久……”

    “怎么计算的,有模型没有?”

    “这个都是之前的事了……”

    一席追问之下,邱凌像是一只被逼到绝路上的兔子,越来越没有底气。

    “嗯。”赵文远也知道他答不出来了,也不再难为,只得作罢,“看来这个1:4,还有待商榷。”

    旁边不禁有人调侃道:“冀北运气不错啊,大概估摸出一个1:4,一试就成了?”

    “哈哈,不知换一个煤种还能不能提出合适的比例。”

    一阵窃笑之中,场面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将一切归功与幸运的话,这荣誉的含金量也自然就下降了,所谓的经验,不过呵呵。

    随后很快又有人发问道:“我想请教一下,冀北电厂更换热力管道的事情,这个措施到底能节约耗能多少,管道表面温度达到多少时有必要更换。”

    邱凌赶紧答道:“超过50c就应该考虑更换了,至于效率方面,我们也没有时间细致计算过。”

    对面接着问道:“从汇报材料上来看,只有一号机组彻底更换了管道,其它的只是做了保温处理,这个又是怎么决定的?在降煤耗过程中是否是必须的做法,还是说只是常规的技术改造。”

    “主要还是以50c为界,一号那边超得太多了,不是保温处理能解决的。”

    “那么从汇报上来看现在一号机组管道表面温度只有38c,换的是哪种规格的管道可以这么控制温度。”

    “这个……稍等……我看看。”邱凌赶紧低头翻看起材料。

    “咳……”对面无奈咳了一声,“材料里点明的话,我就不会问了。”

    “对对……”邱凌赶紧转头道,“小壮,你还记得管道品牌和规格么?”

    “耐热钢,70mm的。”牛小壮答道。

    “对对,70的。”

    见这阵仗,不少人都是无奈一叹,穆志恒等领导的脸上,更是透出了不耐烦的情绪。

    后面的对答讨论也尽是如此,材料上有的东西,邱凌都可以答上来,可只要稍作深入,谈到要有理解,要有根据的问题,他就开始支支吾吾,到最后段有为都看不过去了,抢过话头,由他来对答交流。

    老段本是一位十分愿意给年轻人机会的领导,他都拔刀出手,可见邱凌是如何的不堪。

    可即便是老段,也不可能事无巨细,他是电厂建设方面的专家,燃料知识虽然有,但没有深入研究过,面对一些过于细的问题,同样也无法给出完全满意的答案。

    二十多分钟的讨论后,穆志恒终于忍无可忍了,一挥臂说道:“那边复印快完了吧?给我叫张逸夫来。”

    穆志恒是出了名的温文尔雅心如明镜,如此激进的言语,显然是场面已经把他给恶心到一定份上了。

    牛大猛不禁面上无光,邱凌更是无地自容。

    本来精心准备的邱凌,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