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大学生什么的。我好掂量着要人。”

    “好嘞。”

    姑且拿她当情报人员吧……

    ……

    局和部在一条街上,其连线的中央,还真有一个茶馆,张逸夫从没去过,他也不理解为什么有个茶馆会在这里生存下来。这次进去了,只让他对此更加难以理解,大堂内就一个服务员,布置不错,就是太冷清了。

    在服务员的引导下,张逸夫走进了“牡丹亭”。

    房内,除贾天芸外还有一个男人,看上去较为清瘦,也相当温和,眼睛不大,脸盘子也不大,但组合在一起,偏偏就给人一种这是个大人物的感觉。

    “来了。”贾天芸第一时间进行介绍,“这就是我们处的小张,张逸夫。”

    男人也跟着起身相迎,各子虽不高,身板却相当挺拔。

    “这位是部里监察局的,史道明副局长。”

    “史局长。”张逸夫客客气气上前握手。

    “嗯,坐,不必客气。”史道明没什么多余的话,待张逸夫先坐下后,自己也坐回原处。

    “情况咱们容后再说,先说精神。”史道明没怎么停留,就此开口道,“首先,事情在内部解决,定性之前不要对外宣扬。”

    张逸夫点了点头,但这肯定是没戏的,至少向晓菲早知道了。

    史道明接着说道:“其二,这种事都是持久战,二位都比较年轻,我提前说一句,请你们不要沉不住气,更不要说认识我。通常来说,我们接受检举揭发,后面通过一系列我们的流程来解决问题,在过程中一切调查都是保密的。但这次情况特殊,希望两位年轻的同志做到缄口不言,确切的说是只对我言。”

    “听史局长的,没错。”贾天芸也点头道。

    “最后第三。”史道明音色稍微重了一些,强调道,“按理说,眼下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上的证据和检举,我们根本没有调查的理由,也没有调查的方法和线索,你们无法确定这个人有问题,我也无法保证可以把事件定性,我唯一能保证的,是绝对不会对外透露与你们的任何对话。这一点请放心。”

    “辛苦史局长了,一定可以定性的。”

    “不好说。”史道明没怎么给人留余地地摇了摇头,“如果将实际查证落实的案例。除以检举信数目的话,那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数字。大多都是捕风捉影。”

    “那是你们……”贾天芸眉头一皱,非常不爽,本意是想说那是你们没能力,但眼前这会儿实在不合适,“那是你们工作难度太大。”

    “谢谢理解。”史思明对此没什么反应,直接掏出本子,望向二人,“那么谈谈袁铁志吧。”

    “你来。”贾天芸有些头疼。冲张逸夫挥了挥手,自行喝了口茶。

    张逸夫没想到这么快就入题,这位史局长也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人。一般他得先观察一下这个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再有的放矢,现在是没这个功夫了。

    那就凭着感觉走吧。

    就此,他开始介绍出自己所认识的那个袁铁志,讲出了几个事件,包括当年计算机的,关于眼前的节能设备采购,自然是着重讲的。

    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史道明只是记录。只字未说,待张逸夫确认讲完了以后,他微微整理了一下。立刻问道:“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么?”

    只能摇头。

    “嗯,关于此人,我局已经收到过几封检举信,也适当调查了,目前没有结果。”史思明说完不忘提醒道,“这是该保密的内容,我现在说出来只是为了对话方便。”

    “明白。”张逸夫对此不予置评,只要想查,不可能查不出来。还是力度不够,“史局长。能透露一下检举信的出处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