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语气,冲着夏雪这边道:“小夏,刚才我说话态度有不对的地方,也许是情绪太激动,立场太坚决,不该把面对你父亲的态度带到你身上。”

    此举倒是让人有些动容,虽然很顽固,但她还是讲理的,毕竟是大学教授的身份。

    夏雪也让了一步:“我态度也有问题,没控制住,谢谢王教授的原谅。”

    气氛终于放松了一些,王英也跟着释然笑道:“你看,这一点你就比你父亲好,懂得低头和谦让,虽然这张嘴也不遑多让吧……”

    不少人跟着笑了起来,父女之间总有很多共同点,却又总有一些泾渭分明的地方,这就是人类的有趣之处吧。

    “好吧,那咱们抓紧时间,下一个议题……”岳云鹤终于挥了挥手,准备放下这些东西。

    但有一个人,还没有放弃最后的希望。

    “岳教授,能不能也给我5分钟。”张逸夫十分诚恳地问道。

    岳云鹤微微一愣,而后望向邹世亮。

    邹世亮叹了口气,也跟着点了点头。

    明明是要关门放逸夫的,却不料放了个夏雪出来,这会儿咬都咬完了,你还能说出什么新花样儿来,不过也无所谓了,换做谁跟王英争,都没有结果的。

    “都是部里派来的小同志,我们自然要一视同仁,都给机会。”岳云鹤淡然一笑,“这位是华北电管局的张逸夫,有意见,请说。”

    张逸夫起身的时候,感觉胳膊被夏雪拉了拉。

    转头一看,夏雪默默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攻击王英了,也没必要为自己出头。

    张逸夫温和一笑,爷这么怂,不会乱咬的。

    站起来的张逸夫,先是叹了口气:“首先我特别理解王教授,在参加工作前,我是跟王教授站在一个立场上的,想法很粗浅,肯定没有王教授考虑得多。我当时就想,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就缺三溪那2000万的容量么?火电就跟不上么?风电就起不来么?非得在长江上拦一道么?”

    张逸夫说的道理虽然粗俗,但其实是最接地气的,在坐专家们整日高谈阔论之后,听到如此简单殷实的论点,倒也颇为受用。

    王英也跟着面露和颜:“小张同志理由虽然粗浅,却是最简单明了的。”

    张逸夫见她终于柔了一点,便继续道:“要不我也别叫您王教授了,就叫王奶奶吧,我也不吃亏,我们小同志到这里谈谈自己的意见,粗浅稚嫩,谈不上跟专家座谈,我也不搞得那么严肃了。”

    王英的和颜悦色又更严重了一些,点头默许。

    “成,那我接着说。”张逸夫紧跟着笑道,“我先说一点最粗浅的道理,那就是选用70万机组,不等于选用进口机组。”

    王英的神色忽又紧了一些:“小张同志你还是不懂啊,要用七十万的机组,肯定是要进口的。”

    “但这只是目前暂时的情况,我们完全可以引进技术自己造对吧?退一步说,机组建设大约是10年后的事情了,国产设备发展这么快,也许过几年就有70万的能力了呢?不瞒您说,我前一段搞超临界的时候,也面对这样的问题,但超临界的技术瓶颈卡得太死,没有办法,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必须进口,而且几年内都必须进口。可是在水电机组上,我们技术并没有那么落后,随时有可能达到70万的能力,所以我觉得把70万跟进口强行栓死,有那么一点点牵强。”

    张逸夫说话始终是慢条斯理,尽量柔和,没有任何攻击性,这倒是与他的一贯作风大相径庭,搞得老邹都浑身起鸡皮疙瘩,你小子王奶奶叫的贼你妈亲啊!

    王英也陷入了某种纠结中,张逸夫这种说法确实很难推翻……

    没这么明确提过,肯定不是因为其他人比张逸夫傻,只是思维受限,在他们的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