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又夺走了一条生命,最后一个努力活下来的人,由于下半身受伤太过严重,不得不进行截肢。

    悲伤的气氛,很快蔓延开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件事,然而却没人敢放到台面上提。正式场合,大家都是一副全然不知紧张工作的样子,唯有私底下楼道抽烟的时候,偷偷谈一下这事,叹一口气。

    不因别的,只因还未定性,不能多聊。

    是否公开这事?还是干脆拼命拦住?

    内部如何处理?

    如何确定事故报告,语言方向?

    这些都是未知。

    晋西局所谓的息事宁人,不仅是尽力安抚家属,更需尽力压住媒体,好在媒体都是体制内的,互联网又基本没有,压制住难度并不多么大。大家都知道,死人这种事,瞒是瞒不住的,只能尽量控制影响范围。

    即便从兵亲自去医院,亲身去承受家属的谩骂与痛苦,然而这依然远远不够,人死不能复生。家属们最痛苦的是,自己的亲人到底是为什么而死的?

    可以为理念而牺牲,可以为保家卫国而牺牲,甚至为了赚钱亡命都可以,可眼前这事是为了什么?那么多冰冻的杆塔和电线,就必须现在爬上去敲么?敲了能惊天动地还是力挽狂澜?

    亲人们无法接受这样没有意义的突然死亡。

    如果在电厂工作,锅炉爆炸他们也许都可以容忍,那毕竟是设备故障,但这次爬塔,相当于把人往锅炉里塞!到底谁下的令?!

    亲人们撕扯着从兵,质问他这个局长,为什么要下这个令?!

    从兵黯然泪落,默默忍受。

    一些悲剧是无可避免的,一些牺牲是迟早会发生的。

    在张逸夫心里,他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电网大规模发展,基建施工走在了生产维护前面,在运营的时候难免欠缺经验,杆塔覆冰设计标准不高,融冰技术装备不足,安全规范欠缺,风险意识不强,难免有悲剧发生。就像牛小壮母亲的头发被卷进旋转的机器一样,在这之后,牛大猛发疯了一样抓安全,即便是最简单的一点——进入生产区必须要戴安全帽。

    在牛大猛的悲剧之后,在他偏执的严格把关之下,那些年轻的工人,即便不满,即便是在高压下不得不戴上帽子,但至少每个人都戴了,没再发生过悲剧。

    因此,他们的牺牲是有意义的,无形间挽救了未来许多的生命。

    但这些意义,对他们个人,对他们的家庭却又是那么一文不值。

    未来的世界和平与否,未来的人们安全与否,这是管理者的责任,并非普通工人和他们家庭的责任,他们没有牺牲的责任,对一条生命而言,死就是死了。

    并没有做好死的觉悟,并没有献身的意志,被迫的莫名的死亡,这不叫牺牲。

    这就叫遇难,换来再多未来的安全,这也叫遇难。

    追根溯源。

    谁下的令?!

    将一生奉献给电力系统的穆志恒,早早道出了真理,不出事没人关心,出了事百倍修补!

    尽管张逸夫在事发前所谓的“不处理”还余音未尽,但这种时候没人会为他歌功颂德,没人会感激他的英明,只是偶尔闲聊的时候会钦佩他的判断。

    这个说“不处理”的人是异类,即便他是对的,但只有他一个人发声,其余人都是沉默者,如果他们说张逸夫是“对”,就是在说自己是“错”。

    你一个人对,我们都错?

    张逸夫之前的告诫,必然就这样被大多数人本能忽略掉。

    张逸夫很希望这样。

    连黄正辉都是沉默者,这会儿让一堆人跳出来说“应该听张逸夫的!”,这不就是捧杀招恨呢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