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拿冀北电厂来说,也许段有为在这方面可以做点什么,但依邱凌的能力,实在有些拔高了。

    这再次诠释了牛大猛哭天喊地求大学生的原因所在。

    最后一重难,就是运气了。

    也许你99%的地方都达到标准了,但偏偏没有做好“管道间距”,几个车间都因为这一点而猛扣分,失败。

    也许你100%达到标准了,但考核验收之前恰好一个值班员操作失误,机组跳闸,停机个把小时,失败。

    也许一切安好,但恰巧送来了一批劣质煤,发电功率带不上去,烟囱冒出的全是黑烟,二氧化硫方面的检测也顺带着遭殃,必须失败。

    也许已经基本通过达标了,但厂长公子跟人打架,叫来厂里工人升级为群殴事件,被媒体曝光,被上级批评处分,失败。

    七分人为,三分天命,不过如此。

    这绝不是一个托油盘那么简单的事,即便给张逸夫统领全局的权力,他也没有把握一定通过。这对牛大猛来说是一个处心积虑多年的挑战,对张逸夫来说同样也是一次对执行能力的真正考验。

    有想法,有技术,也许可以称之为人才,但在实际干出事情,实际做出大工程之前,也只是个纸面上的人才罢了。

    锤炼执行力,获得真实的成就,这无疑是张逸夫面前的一大难关,一次自我突破的机会。他脑海中的“电”脑再厉害,也只是知识而已。真正做起事来,他同任何人一样,都要重头来,慢慢来。

    前世那个只能憋在值班室的男人,现在必须要靠自己的双手来证明自己,来看清自己,到底是人才,还是栋梁;当机遇降临之时,到底能否抓住。

    就像他人评价蓟京人一样,总是说的多做的少,心比天高,手比花娇。

    “我要稍微用功一下也可以上清华。”

    “我当年要是做买卖现在绝对已经有几千万了。”

    “我跟你说我这人就是懒,当年稍微勤快一点……”

    这些话,张逸夫听过无数次,甚至自己也曾说过。

    此时此刻,他必须突破自己的慵懒与高傲,必须放下潇洒去事无巨细,必须成为一个不辞辛苦的实干家,方可更进一步。

    不觉间,张逸夫的手心已经攥出汗来,有些激动,有些澎湃,男儿的志向与野心,第一次将他点燃。

    “逸夫,咋了?”牛小壮也终于看完了考核标准,见张逸夫有些发抖的样子深为不解,“好多地方我都看不懂……是不是……难度太大了?”

    张逸从遐想中回到了现实,挠头笑道:“没,难度还好,我是在想具体实施的事情。”

    李伟峰颤颤放下那一沓厚厚的文件,表情有些迷茫:“这对咱们来说,是不是太难了……我参加工作以来,从来没接触过这么大的事,别说大事,连小事都没做过……”

    “伟峰,你给我自信一点!”牛小壮当即直接捶了李伟峰一拳骂道,“又不是就咱仨做,全厂人都会共同努力的,你自己这么泄气,会影响到其它人。”

    “是。”李伟峰颤颤点了点头。

    他毕竟是专科毕业,对这些事情看得比牛小壮深一些,达标,不是凭一腔热血就能成功的,他很怀疑自己有没有才能参与其中。

    “牛哥,李哥,咱们自己话自己说。”张逸夫抬着椅子挪到二人面前,“我,绝对有信心达标,但凭着咱们仨的力量,是绝对不够的。咱们是年轻,咱们是要拼未来,但大多数人也许更安于现状,不愿付出太大的努力。因此往后的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去督促各个车间,各个科室,有必要的话,甚至对段总,对副厂长我们也要放狠话。”

    “我早有这个觉悟了。”牛小壮听得鼻子直冒粗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