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像是约好了一样,略微晚来了几分钟,这让会场多了一种奇特的氛围,好像大家都知道要公布一些事,却又一直秘而不宣,左顾右盼心痒难耐的那种感觉。随后的各科室汇报工作,依然大多数停留在口头计划上,偶尔冒出来一句“达标”,不疼不痒。

    汇报完毕后,终于由副厂长徐建国宣布达标办的事情,又臭又长的场面话总结而来就一句——再不成立这么一个办公室,咱们这辈子都没法达标了。

    理所应当地,各科室科长与车间主任们表示双手赞成,一定要将达标真正提上议程。

    那么接下来就是人选问题了,在电厂内部来说,达标的意义并不亚于中国申奥,因此达标办的意义也并不亚于申奥委,由此引申出来,管理达标工作的人选也必然是风口浪尖的人物。

    当然,从一个国家层面上来讲,统领申奥工作的一定是德高望重、权势了得的大哥,这样才能服众,至于对细节工作的把握,自然有底下人来做,他老人家统领大局主要是为了门面。

    而在小工厂中的达标办主任,无疑要抓更多的实事,亲手去抓。

    时间倒推一个月的话,这个临时办公室的主任恐怕非邱凌莫属。

    而现在,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也仅仅是微妙而已,张逸夫再厉害也只来了不到一个月,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是的科员,即便天平有所倾斜,却依然没有到倾倒的地步。

    那么,就再加一点点法码吧。

    文天明气喘吁吁地赶来会场,大家这才发现,原来这位低调的文员之前的会议一直都没在场,待牛大猛冲他递过一个眼神后,文天明才顺了口气,开始分发手上的材料。

    有种事叫见怪不怪。大家第一次看到电脑打印出来的文件时那叫一个惊叹,而后变为满意,到现在,已经觉得这理所应当了,文件必须要电脑做出来的才舒服。

    大家接过文件,没一个人发问,毫无疑问,这玩意儿只能是张逸夫做的,大家一边揣摩着厂长的心思,一面齐齐低头阅读起来。

    《达标计划》!

    好么,刚说要搞达标办,就蹦出来了这么一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