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此物来历,世间尚无其名,道友也不妨给它取个名字。”

    虎娃眯着眼睛道:“玄牝珠?”

    太乙惊讶道:“您怎会给它取了个这般,这般……特别的名字?”

    虎娃答道:“因为我亲眼看见了,失去此珠,那妖修便会被打回原身、不得再以人形出现。他们的修炼与道友这样的草木之精还不太一样,就是以原身化为人形出现。妖修能从禽兽而化为人形行走世间,其实就是一次大超脱,宛如从懵懂中脱胎为人。道友再想想,世间人从何来?所谓玄牝,只是一种比喻。”

    太乙又连连点头道:“有道理,有道理,听您这么一说,大成妖丹‘玄牝珠’,这个称呼再贴切不过了!”

    虎娃收起那枚玄牝珠道:“有此珠,我将来或可吞那怪兽之形,它的几种天赋神通着实玄妙,这一路上逼得我很狼狈。我从未见过那种异兽,道友见多识广,可知那是什么东西?”

    太乙:“我这八百年来也从未见过那样的怪兽,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它应当不是出自巴原,可能是修炼有成后,从很远的地方跑到巴原南荒的。既然不知其名,道友不妨也给它取个名字吧,将来就这么称呼它便是了。”

    虎娃:“它自称肖神,又在南荒横连山为山神,相貌如同鬼魅,那就叫山魈好了。”

    所谓山魈,是巴原上的人们形容山中的精怪,太乙附和道:“山魈这个名字,对那怪兽而言是太形象了……先生,我发现您真是太有学问了!”

    虎娃忍不住笑了:“您别总这么夸我,其实你的修为见识皆远在我之上。当初我斩了那山魈之后,便想打发那头岩羚快走,您却送来一阵御神之风将她留下。我当时就想当面拜见您这位高人、请教很多事情呢。……您为何要那样做?”

    太乙有些不好意思的答道:“这么热闹的事情,别说是在这西荒之地,就算是整片巴原上也很少发生啊。我看了半天,也没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当然想问个明白。我这些年就是观世间诸事见证修行,对天地间发生的一切以及我自己将来的修炼都很好奇。

    我在修炼中其实也一直在尝试,意识到自己走错了路,也不止一次了,每次再找到自以为正确的路,也不断在借鉴世间众修士的修行。草木之精的修炼本就比普通人艰难得多,还好我的寿元很长,所以才能这么做。

    只是最近这一次,我的修炼出了问题,假如不是遇见道友,这一关恐怕就很难过去了。”

    虎娃:“原来您不仅对这件事情的前后情由好奇,也更想知道那妖修的经历,那岩羚倒是乖巧,以一道神念把什么都说了。也幸亏她是一位大成妖修,否则还说不清那么多事情呢!道友听闻之后,又有何感悟呢?”

    太乙闭着眼睛想了一会,这才很认真地睁眼答道:“我有很多感触,与我此前思考的许多问题都有所印证。尤其是与道友今夜这番长谈,我的感触就更深了。那岩羚是妖修而非鬼修,她因为机缘巧合成为了山神,便可借助鬼修之法修行,这是其一,也是我刚想明白的。

    其二是我这些年来早已在思考的,比如那羊寒灵为何要化形为人?其实横连山一带的民众最早见到的‘山神’就是那头岩羚,祭奉的也是岩羚,但我们见到的是那样一位黄衫女子。她与我一样,不仅化为人形行走世间,还给自己穿上了衣裳。

    原因很简单,她已经不再是一头山野中的岩羚,自悟成妖得以修炼,已获得超脱所出身族类的境界,那必然要超脱原先的存在方式。这也是我的经历,普通的树怎么可能以化形灵体行游巴原各地呢?

    她如果还仅仅生活中岩羚的世界中,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山神,山中的岩羚不会供奉她、供奉她的是村寨的民众。我如果还生活中青冈橡的世界中,此地也不可能有青先生,巴原上也更不可能有象煞。已见证了山外的人烟世界,只要可以这样选择,进入其中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