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交代后,梅hua卫军队便出了营门,一队队骑兵驶出营门,向京城而去。

    时间到了四更时分,京城内便完全热闹起来,士子们大多集中住在北面的靠近太学和国子学的几个坊内,每一家客栈内都异常忙碌,很多士子都是三g,早早地进行准备。

    尽管录取比例过于悬殊,但每一个士子都抱有一线希望,他们能有资格参加进士科举,就说明他们已经具备登鼎金榜的实力,重要的是临场挥,三门考试中,除了贴经是考死记的东西外,诗和策论都是人为评卷,很大程度上要看评卷官的口味,这就给排名较低的士子们带来一丝生机,没准他们写出的东西就恰恰对上了评卷官的口味。

    四更时分,士子开始陆续从各自居住的地方出了,大宁王朝的科举考试从来都是在三个地方,太学、国子学和洛京本身的官学内,其中以太学和国子学为主,各有两万考生在这里进行考试。

    太学和国子学在五天前便已封闭了,在这里读书的学生都暂时停学,一千多名学生协助吏部和礼部的官员进行考场布置。

    太学和国子学内有专门的考场,每个考场占地数十亩,为一排排低矮的砖房,每一排砖房内被隔成百间小屋,每间小屋宽约五尺,长八尺,可以放在一张书桌和g榻,可以躺下睡觉,里面有被褥、马桶,考生符览这间小屋中呆三天,每天都会有人来清理马桶,来送一日三餐,

    这期间,考生不准出考场一步。

    考场四周有围墙包围,整个考场秩序由绣衣卫和梅hua卫来维持,绣衣卫负责国子学和洛京官学,梅hua卫负责太学,每一名考生进入考场都严格搜身,并检查考牒,考牒就相当于后世的准考证,上面标注有考生姓名、籍贯、考位号及考生的基本体貌特征。

    太学考场一共有东、南两个入口,从四更一刻开始,考生便在入口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无晋的军府负责南入口,按照规定,同时检查二十人,因此”一万多名考生在入口前排了二十队”接受搜身及验牒检查。

    四更刚过,天还没有亮,南入口处集燃了几百支火把,火光猎猎,二十队士子有序地排着队,等待检查身上,无晋骑在马上,目光锐利地注视着每一个士子,他的责任重大,如果在考试中现士子偷偷携带作弊资料”而这名士子又是从他这里通过搜身检查,他要受处罚。

    “检查通过,下一人!”

    一名士子检查通过,进了考场,排在后面的又一名士子走上前,他将考牒交上,便举起双手接受搜身。

    一般是五名梅hua卫士兵查验一个口,一人核对考牒,四人搜身”

    而且是两人一次,搜身两遍。

    核对考牒的士兵看了这名士子一眼,报名时考牒上会写下他的相貌特征,身高五尺六,皮肤黝黑,左额上有一颗黑痣。

    “姓名?”

    “马应初。”

    他这个名字引起士子们一阵轻微sao动,无数人向他望来”无晋也忍不住看了此人一眼,这就是夺魁大热门马应初吗?皮肤很黑,气质也一般,外号荆州鬼才,看不出他鬼在哪里?

    “哪里人?”

    “荆州襄阳郡人。”

    “年龄?”

    “三十四。”

    询问主要是对口音”在询问的时候,士兵也同时在搜身,士子作弊的风险也很大,一旦被搜出携带禁品,不仅取消考试资格,而且视情节轻重给予禁考五年或者十年的处罚”如果是携带写有〖答〗案的纸条,那是终身禁考。

    考牒上写得很清楚,除了考牒外”不准带任何一物,笔墨纸砚”

    考场都有准备,就算生病也不准带带丹药,而且所有人都要接受同样的搜查程序,就算是皇族子弟也不例外,一样排队接受检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