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顿时鞭炮声响彻街坊,青烟弥漫,几名家人将大箩铜钱洒向周围聚集的大群孩子,引起孩子们一片争抢。

    在锣鼓和唢呐声中,浩浩dangdang的亲迎队伍出了,两百梅花卫缇骑在前面开道,一百名缇骑断后,两外还有两百梅花卫军士在两边护卫:无晋是新郎,他骑在高头骏马之上,意气风,而傧相也骑着马,穿的衣服也和新郎相似,不过区别也很明显,他的袍服颜sè较浅,没有金边,帽子上也没有金花,马匹上也殁有扎红绸。

    由于今天兰陵郡王之孙娶亲的消息已经事先传遍全城,因此迎亲队伍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大街两边站满了围观的人群,人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六和兰陵郡王府一样,苏府内也一样乱作一团,不过苏府是嫁女,要比王府好得多,他们主要是负责迎亲队伍的一顿午饭,而午饭也很有讲究,不摆酒席,每人一碗牙,盲”加两只红烧猪蹄,元宵表示婚事圆满,而红烧猪蹄则表示迎亲队伍走路辛苦了,补一补两只脚。

    当然,迎亲队伍每人要封二两银子的红包,六百余人就要一千两百多两银子,好在苏家也是名门大户,这些银子拿得出。

    院子里摆满了陪嫁的箱笼,这就是苏家嫁女最独特的地方,一般普通人家的陪嫁之物都是上好的绸缎被面,粮食猪羊等等,大户人家则是金银饰、瓷器玉器之类,而苏家的陪嫁之物没有绸缎被面,也没有金银玉器,而是五十大箱书,一共一万册。

    这里面有苏菡自己的几百册藏书,其他九千多册书都是祖父给她的陪嫁,这就是苏家的本sè,与众不同,但一般人家甚至皇族也很难做到:这是苏家开了一晚上的会才决定的嫁妆,实在是因为太后送来的男方财礼太惊人,都是罕见的珍玩奇宝,无法估价,而仅金银就有数万两之多,这让苏家简直无法承受,可又不能不收。如果按照财礼和嫁妆对等原则,就算苏家倾家dang产也陪不起这样的嫁妆,当然,太后也特地派人来交代,这是她的心意,女方嫁妆随意。

    所以苏家最后决定拿出一万册书作为苏家的嫁妆,这是苏逊全部藏书的三成,对于苏家,这也是极其昂贵的陪嫁了。

    当然,也有苏菡自己的衣物饰,可加起来只有一箱。

    此时,一身盛装的苏菡正在进行最后的补妆,她戴着五彩璀璨的凤冠,穿着大红喜sè的霞披,眉目都精心化了妆,美貌精致、光彩夺目,今天她就要出嫁了,嫁给她所深爱之人,这是她曾经盼望,但又一度害怕的终身大事。

    她今年只有十六岁,她们苏家的女儿一般都在十八岁出嫁,本来她祖父也曾考虑先和兰陵郡王定亲,两年后再出嫁,双方在议婚时……谈到了这一点,但王妃表示,兰陵郡王已年迈,两年时间太长,希望能尽快成婚。

    而这时,次子苏翰贞写信来提醒,如果拖得太久,申国舅很可能会阻挠两家联姻,这让苏逊猛地想起了申皇后说过进宫之事,以苏菡的美貌,一旦被皇上看到,后果会非常严重,皇上连皇后的侄女都敢娶,还会在意苏菡是皇族子弟的未婚妻?

    想到这和后果,苏逊便当即立断,打破苏家的传统,苏菡以十六岁出嫁:两名专门给大户新娘化妆的喜娘正小心翼翼用眉笔修补苏菡眉尾的细微处,一丝不芶,而堂妹苏伊则站在旁边陪姐姐说话。

    苏伊对姐姐出嫁,心情也很复杂,其实她可以说是他们二人的红娘,只是她这个红娘当得不合格,后知后觉,她是全府最晚一个知道苏菡和无晋定亲。

    她既为姐姐感到高兴,心中也有一点失落,她已经十一岁,十一岁女孩子多多少少有了一点朦胧的爱情,苏伊曾经想过,等她长大后嫁给无晋哥哥,可无晋哥哥却不等她,而是娶了她的姐姐。

    几天前,她终于忍不住去找可以信赖的婶娘周氏,悄悄问她,无晋哥哥娶了姐姐后,将来还能不能再娶她,答案是不可能,苏家从来没有嫡女做妾,她的祖父是绝对不会允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