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这价格涨的也太快了么,一年涨十贯。”元善道。

    “从棉花收获开始到现在,马市的价格就在涨,而且想要多买都没有。”燕北说道。

    元善心说怪不得棉花运输费支出那么多原来是因为这个,市场经济带动需求,满足不了就只能涨价了,现在是贞观元年,突厥那边应该乱起来了,于是说道:“那就去北边买吧,不差钱,不过这个先不着急。”

    “田大,咱们的乌鸡现在有多少数量了。”元善问道。

    “少爷,现在乌鸡总共有三千多只。”田大说道。

    “先拿分出五百只鸡用来制药,剩下的分开养,对了减下来的鸡毛送去肥料厂让他们用来沤肥料。”元善说道。

    “少爷这鸡毛还能做肥料么。”田大问道。

    “当然可以,而且效果非常的好,就是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一些,你去找些农户过来帮忙,每天每人管饭再给一百文钱工钱,雇佣几个人你看着办。”元善道。

    “是少爷,我马上去办。”说着田大就回去做事去了。

    买马的事情还需要处理一些细节,于是让燕北备车直接去往长安。

    来到杜府,刚要敲门,就见杜荷骑着自行车会来了,见到元善没好气的道:“你怎么来了。”

    “我找杜大人商量点事情。”元善说道。

    “进来吧,我带你去找我爹。”杜荷说道。

    元善心说这小子这脾气还真是冲的很,但是貌似收敛不少了,元善让燕北留下,他随后就进了杜府。

    “杜大人,此次前来是有事情要与你商量。”元善直接开门见山道。

    “什么事情。”杜如晦问道。

    “我想去北方边境的贸易区买一些马匹,担心突厥人,所以想花钱雇佣当地的兵士沿途保护一段只要顺利进入大唐境内便可。”元善说道。

    “这个忙老夫可以帮你,只要带老夫的书信交给当地的边军就可以了,至于雇佣的钱财就算了。”杜如晦说道。

    “唉,这怎么行,做好边关贸易对我大唐还是十分有益的,其实我更希望杜大人能够将此事告知陛下,如果可以调派一支雇佣军,这不也能为朝廷积累一些资本不是么。”元善说道。

    元善这么说主要还是不想欠人情,杜如晦私人的一封信好用一次,但是总不能次次都用吧,现在长安城的马匹涨价太多,但是突厥人不知道行情啊,卖的马匹肯定还是按照原来的价格甚至还更便宜一些,或许可以一次性多买一些,有人沿途保护更安全。

    “杜大人,到时候我会组织一个商人团队一起过去,到时候我大唐会增加很多马匹。”元善说道。

    杜如晦眼睛一亮思考片刻说道:“好吧,等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