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事不宜迟,为了让经发部度过这次难关,很快元善就召开了经发部会议。

    “如今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现在就让元家的资金注入,先解决燃眉之急,按照火车项目的收益来算,这次投资元家需要占收益的一成。”元善道。

    “众人可有异议。”元善问道。

    这种时候怎么可能有人出来反对,于是引入资本的事情就这样决定了。

    元家就这样占有了一成的股份,很快三十万贯钱就从元家庄园运到了尚书省经发部的钱库。

    危机迎刃而解,在元善面前简直不费摧毁之力。

    经发部遇到了问题,第一时间元善就向李世民进行了汇报,可是并没有得到资金支持,所以元善才大胆的用元家的钱来暂时添补这个窟窿。

    虽然花费了三十万贯钱,可是元家也因此得到了分成的机会。

    事情就是这样的突然,之后的几个月对于雇佣的人工进行了一些调整,裁员后工期并没有减慢,反而还加快了一些。

    因为冶铁厂的技术有了突破,对铁矿的利用率增加铁轨的产量增加,这导致火车项目进度开始飞快的进行。

    集合军器监与元家工坊还有整个长安铁匠铺的努力,这个项目终于有了起色。

    另外建材商会的灌注水泥路基第一批也已经完成,陆续的几批会在随后的几天内逐渐完成。

    这些高硬度的路基可是一些特殊铁路修建的关键。

    从长安到蓝田,在上万人的努力下三个月的时间就修好了百公里的铁路。

    这好不夸张,而样机也被制作出了一个大体的框架。

    这些无意都是给这个项目增加了可信度,于是新一轮的融资开始了。

    工部尚书阎立德最先到皇帝哪里去申请工部要参与这个项目,李世民同意了。

    接着元善又开始裁人了,因为有了工部的介入,瞬间就节省了一半的人工支出。

    毕竟人家用工是可以免费征徭役的。

    有了工部的介入不但解决了人力的问题还解决了一部分铁矿的问题。

    接着铁矿的一部分份额又增加了。

    “阎尚书,工部能够加入到这个项目中来可是帮了大忙了。”元善道。

    “哪里,工部能够加入也是想要学到更多的技术,之前说好的蒸汽设备可要兑现啊。”阎立德道。

    “那是自然。”元善道。

    没错事情可没有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要不是元善用自动化的木工设备作为交易,也不会有工部介入这个事情了。

    在元善看来能够将工部拉下水这笔买卖很划算。

    希望读者们能够多多支持,求打赏,求收藏,推荐票,给几张月票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