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的,跟火车轮子差不多,这样在能够让三轮车更有力量。

    锅炉虽然小但也是经过加密加厚的释放的蒸汽更有劲,而且里面还加入了一个鼓风机气缸能能够加快煤炭的燃烧速,这就表示能够快速释放大量热能。

    在看看造价成本基本上就是锅炉和气缸投资较大,而三轮车车架却不值什么钱,生产速度更快。

    经过测试杨五得到了最终的数据,载重量与思路那么车不相上下,拉个千斤没有问题。

    几天后,集中仓库的马车开始减少,因为增加了很多蒸汽三轮车。

    蒸汽木制三轮车的出现引来了很多围观的人,不过人们只能远远的进行观看,仓库重点是没有运输是不会让人轻易靠近的。

    阵阵蒸汽弥漫在仓库周围,元善见了也是无奈,眼下只能发展到这种程度,在想要进一步就只能增加气缸了或者研发内燃机。

    内燃机的条件其实已经具备了,用石油来提取汽油然后代替煤炭来进行燃烧在内部制造水蒸气,但这也只是初步的热能替代。

    想要发明出真正的内燃机却是很有难度的,不然几十年来都没有什么进展,发动机还不是用别人的。

    杨五等工匠的速度很快几天的功夫就拼凑出了三十台蒸汽三轮车,为了不然集中仓库的蒸汽太过浓密,有十台蒸汽车变成了代步车,虽然慢但是总比走路节省力气。

    可惜的是很少人愿意乘坐,因为速度实在是太慢了跟走的也没没什么区别,坐在三轮车上还会颠簸。

    通过小型蒸汽机的成功,元善觉得倒是可以将锅炉在缩小数倍然后用在自行车上,比如说四轮自行车由于车体的速度便能够快一些。

    从元家工坊出来的时候,元善身上被蒸汽熏的都有些潮湿,虽然蒸汽动力非常的省力距离极致还相差太多,于是元善想到李淳风,这家伙对格物非常的痴迷让他用来建设物理天文望远镜实在是太浪费了,不如让他来参与对蒸汽动力的研究或许能够有重大突破。

    这几天元善都住在元家庄园研究蒸汽动力,气缸的复杂程度很多时候都能他抓瞎,只能等待工匠们的进一步突破,上次要与面条机结合的蒸汽动力在工匠们的研究下最终采用了分离是的固定式的结构。

    优点是将锅炉放在加工成的房间外面避免煤炭烟尘的污染,都是换汤不换药不过总算是行得通。

    蒸汽动力的应用仍然是没有什么进展,他发现可能蒸汽时代的发展到此就算结束了,忽然能想到那个对格物学痴迷的李淳风,倒是想让他过来试试。

    李淳风现在正在备课,他不知道就在元家庄园的元善正在打他的主意。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带着商城去大唐》,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