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臣,额,是。”元善真没什么可说的了。

    “还有一些细节上的事情要问你……”接着李世民就跟元善商量了起来,这个事情就他们两个人知道,所以一旦失败他可是脱不开关系的。

    “陛下放心,还是那句话,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元善道。

    “陛下,半月后臣将去东海州,陛下所嘱咐大唐海兵的事情,臣一定办妥。”元善道。

    “好,有你在朕就放心了。”李世民道。

    出了御书房,正好见到武媚娘在远处等着,见到元善后笑脸盎然。

    “听说叔叔要去东海州,此番前去多家小心,媚娘等叔叔平安归来。”武媚娘说道。

    “哈哈,呈武才人吉言了。”元善道。

    武媚娘叫的如此亲昵,这关系攀的还顺畅,元善不介意,不懂的城府与趋炎附会的人怎么可能做出成绩,能人都是能人所不能,委曲求全同样是本事,很多人都做不到。

    “武才人是要去伺候陛下吧,快去吧,别耽误了时辰。”元善道。

    “是,那就告辞了。”武媚躬身行礼道。

    元善出了宫门,刚才武媚娘那一声叔叔真是叫的人心底发麻,不愧是媚娘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不然这么皇帝也不会折在她的手上。

    元善离开了,可是李世民是变得忙了起来,刚才元善说的话其实都是他自己说的,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在他看来现在这个根就成了话语权,具体就是指他掌握的军队,足够荡平一切阻碍。

    而现在的兵部已经不参加小朝会了,大朝会只是会派遣兵部代表出面听一听,并不会发表意见。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多,几年的时间大唐变化很快,官员选拔任免已经不在依靠世家豪门,更多的寒门子弟有了书读,能力表现上佳着比比皆是。

    一切好都归功于造纸术的升级,大唐书局,还有元善普及的试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士族阶层的垄断,但是距离打破还需要一些时间,现在有了大唐皇家学院,很多事情都迎刃而解。

    经济搞上去了,长安城及地方的百姓有了钱财,都会选择让子女花钱念书,现在科举制度的频繁,只要学习不用再苦熬一辈子,最笨的方法就是逐级升学制度,只要进了到了高级学堂以后仕途上必有一席之地,不做大官做个大唐公务员跟班是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