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倒是说说,可有变通之法?”

    这次出列的是户部司长,也是当初沈风逸钦点的新科状元冯无章,“启奏圣上,前朝曾有先例,若朝廷国库不够军粮,则可从地方封地上借调,待得来年征税完毕再予拨给。”

    沈风逸一看冯无章站了出来,心底已经轻笑开来,再听其开口所言,更是说到他心里去了,“哦?既有先例,那就遵照先例而行不就好了?由永瑞王与永康王分担剩下的四成不是皆大欢喜了?”

    冯无章又道,“由永瑞王与永康王各担两成自然是最佳,只是,这样一来,免不了需要多派一军的压粮军,且永康王的封地离卞南路途遥远,所需压粮军的数量恐怕更多,依臣看来,今年虽有洪灾,但发生地多在前永安王的封地,永瑞王的封地并无灾害,收成也好,所以,由永瑞王独自出这四成也不是十分吃力,如此一来,遣粮之处离卞南更近,所需人手也可节约下来。”

    沈风逸的心里都快乐开了花了,他打了半天太极,就等的这句话,刚想准奏,何粼匆匆出言,“皇上请三思,臣认为此举不妥,若尽数由永瑞王来出,那若永瑞王的百姓遇特殊情况时,永瑞王拿不出赈灾粮来岂不祸害了封地百姓?云国有难,各王皆应出力。”

    沈风逸就知道何粼会提反意见,早就想好了说辞,“太傅也说了云国有难各王出力,眼下不过是从大局考虑暂且只调用永瑞王一人的粮草,若真等永瑞王积蓄时,永康王怎可能袖手旁观呢?就算他想,朕也决不允许!况且,两处封地紧邻,到时候调粮也是方便。”

    “皇上……”

    何粼还欲再说,却被沈风逸一口打断,“太傅,军情为先,自然便宜行事,还是说,你存了私心,国难亦不救?”

    何粼没想到沈风逸会这么直白地指出来,当下也不好再说什么,呐呐地住了口。

    “粮草一事便这么定下了,至于说领军的将领人选……”

    “臣愿前往!”一直安静的宋瑞就等着这茬,当即一步上前请缨道。

    沈风逸被宋瑞这一出,气得差点没当场飙出来,他先前思量的时候,属意沈云飞,一来有安宁王压着,何粼断不敢说什么,二来,能让沈云飞借机立功,安宁王自然也会附议。谁承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还是宋瑞!

    “宋爱卿有此心,朕甚感欣慰,只是此事事关重大,还需群臣共同举荐。”

    幸而,不管理由出于什么,何粼这事倒是跟沈风逸想到一块儿去了,这个宋瑞跟沈风逸有多近,没人不知道,让他领着十万雨军去卞南,不就等于在何照然身边按了个定时炸弹嘛,更何况,宋瑞这人软硬不吃,先前比武一事,何粼就领教过了,断不能让他搅了自己的事。

    “臣以为不妥,宋军卫眼下还有先前收编的八万自卫军急需整合操练,此时抽出,实在不是上选。”

    “那可还有其他人选?”

    “臣愿前往。”沈云飞在将众人的话在脑子里理了一遍后,也算是明白了沈风逸的用意,便当即出列请缨。

    “既是安宁王之子,想必虎父无犬子,倒是值得信任,其他爱卿觉得的?”

    其实,在何粼看来,最好是能他自己的人,只不过,从目前看来,沈风逸铁了心要从他的一系出了,若是如此,派沈云飞总比派宋瑞强,宋瑞是个油盐不进的主,但沈云飞不同,王室子孙,难免有软肋,拿捏住不是不可能。

    这般想着,低头拱手,“臣附议。”

    一见何粼都附议了,他的一派党羽自然纷纷附议,而沈风逸的人,从沈风逸撂出来话来时,便大底知道了他的意思,早就附议,如此一来,基本算是定了。

    “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意见,那朕便命沈云飞为从三品参将,率领十万雨军不日出发前往卞南。而粮草部分,户部拨出六成,随军行径,剩余四成由永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