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的多了,扑街的自然也就多了,控制一个量。

    当然,百万左右价格的书不限量,这类书不像《斗破》,扑了一本就要招来大批谩骂,连扑上几本的话,甚至会影响观众对改编电视剧的看法,以及网络IP的前景。

    其实不光是网络IP,整个行业的泡沫已经开始显现了。

    不光是IP的高昂价格,还有邹讯、樊彬彬、王小明这批电影明星重回小荧幕,直接把片酬抬高了一个档次。

    邹讯、樊彬彬三千万,王小明对外宣布片酬作价五千万算作投资接了《精忠岳飞》。

    一个比一个高,比拍电影难度低,钱又多,名气也起来了。

    归根结底还是流入娱乐圈的资本太多了,这么多资本带着大量资金进来,造成片酬、制片成本的上涨是必然的。

    数百家影视公司,背后无数的资本,没办法遏制,国家都很难。

    但是这对艺人、导演、幕后工作人员,乃至底层的群演,都是一件好事。

    不止是演员的片酬,导演的片酬也是一样。

    资本多了追求明星、名导,每年开拍的影视剧也多了,需要用到的幕后专业人才、群演也多,工资都有了明显的上涨。

    最直观的就表现在制作成本上。

    唐安第二天在公司看了看正在筹备,或者已经筹备但是没有拍完的电视剧项目。

    三年前,古装剧单集百万的制作成本已经可以算得上是精良了,现代剧就算明星片酬高点,六七十万的就是良心剧了,各方面都能做的很不错。

    今年年初立项的还不明显,最近两个月敲定的项目,集团本身、以及汉唐影业和旗下四个子公司合资的一些项目里,古装剧单集价格飙到了200万一集,一部电视剧成本随随便便就破亿了。

    光演员的片酬涨不了这么多,IP、幕后人员、导演、群演,每个职位都涨薪了,一项一项地加起来,就成了现在这个价格。

    流入影视行业的资本越来越多,全方位地涨价还算正常,需求大了。

    现在还算正常,后来就越来越离谱了,逼得光电联合各部委出台限薪令。

    其实明年光电就会出手了,开过几次会,最后都不了了之,只是出台了一剧两星的要求。

    一部电视剧不能像过去那样一次卖给四家卫视,最多卖给两家卫视。

    电视台的压力瞬间增加了一倍,要花比以往多一倍的价格去买剧,直接导致了大批高成本的电视剧搁浅,重新核算预算。

    直到17年,才明确限制了演员片酬在成本中的比例,最高只能占40%,并且主演只能占40%中的70%。

    如果超过,就要在电视剧产业协会、中广联演员委员会进行备案并说明情况。

    但是这也难不倒明星们,拿不到现金的话,那就转换成投资、股权,摇身一变成了出品人、制作人。

    既可以躲开“片酬过高”这个人人喊打的靶子,一旦电视剧大卖,实际收入比之前的片酬还要高,只是有一点点风险。

    再刷刷数据,风险也就无限趋近于零。

    放眼未来几年的发展变化,都不是制片方、演员单个群体能控制的了的。

    别人拿3000万,你不眼红?

    我自己没那么大名气,3000万不行那怎么也得那个一千七八百的啊。

    片酬也代表着演员的地位,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降低片酬。

    对制片方来说,成本越来越高,但是进入影视行业的资本也越来越多,这些资本不差钱啊,反正大头都是这些资本出的。

    就算制片方不想花高价,但是行情是这样,要不你花大钱,要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