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恐惧与害怕......”

    从贞观元年开始到现在,太上皇亲眼目睹,李世民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贞观二年关中大旱,亲自带头节衣缩食,一餐也就一荤一素,简直跟个道德楷模似的,囚犯的死刑也要再三过问,以免误杀......

    自此天下大治,文景之治的节衣缩食他做到了,成康之治三十年不动刑措他又做到了。

    李渊心里明白,正是因为有李世民继位的先天不足,所以才能忍受这三年的生活,这货的自律简直堪称可怕,要不是晚年昏庸了一点,当皇帝简直毫无缺点。

    这般道德楷模,李渊想了想,除了后世的开国太祖,好像没有人能够做到,可是开国太祖那是有思想精神支撑的,精神能战胜肉体的欲望,而李世民的信仰又是什么?

    正当太上皇思索的时候,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出现了模糊的人影,随着他们的走动,长安城上下的百姓皆发出了狂欢。

    只因为,他们是出征回来的将士。

    十万精锐,关陇子弟便占了八成之多。对于长安百姓来说,眼前的军队不仅仅是战胜之师,更是他们的子弟。对于子弟兵,他们当然不会吝啬心中的欢喜。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贞观三年出征的那时,渭水两岸的杨柳依依,缓缓的江水流逝......回来的时候,却已经是次年的正月,灞桥霜雪未曾消散,折下的柳枝只剩下光秃秃的一片,瘦骨嶙峋。

    “臣等叩见陛下,此战......侥幸获胜。”卫国公李靖率先下马,单膝跪地,眼里含泪,有些哽咽。

    此战大唐输不起,若输则三年努力便化为乌有。

    “药师,何必如此,战争哪有侥幸一说,此战全赖药师和懋功精于战事,纵使朕亲自御驾亲征,也难以擒获颉利可汗,覆灭突厥......”

    李世民急忙向前扶起李靖,嘘寒问暖。这才明白,英国公李绩还需要些许时日才能回到长安,而李靖亲率的三千骑兵却思乡心切,于是早早的返回。

    接下来,李世民毫不吝惜他的圣恩,邀李靖和他同乘行撵一起回朝,其他的将士也有庖厨亲自宰羊杀猪,炮制一场场盛宴,来款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