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微微一笑,看着李恪稚嫩的面孔,有点不胜唏嘘,十三岁的年纪放在后世也才初二吧,可是李恪就要前去镇守边塞了。

    他摇了摇头,在走廊拉着李恪的手,边走边说道:“皇爷爷的医学院里面分为文理科和医科,其中的理工科,恪儿你了解多少?”

    李恪微微皱眉,他在医学院待的时间不短,但是对于医学院的分科他却是从未听闻,或者说外界很少听闻。

    看到李恪脸上的疑惑,李渊解释道:“医学院的分科并不对外界宣明,在里面的学生学的东西都一样,只是侧重点有些不一样。贞观元年在曲江池竖立的格物致知碑,到现在过去了三年,诞生了新颖的琉璃烧制技术,某称呼此种透明琉璃为玻璃,它就是学生们研究发现的。

    而在长安街头新兴的用猪鬃毛做成的牙刷、牙膏、肥皂等物,也是医学院学生研究出的成品,这些商品所创出的经济效益支撑了医学院的再次发展。”

    太上皇明白,科技的进步不是靠他一个人就能成功的,而他又不能放弃发明值,又不能轻易暴露,只能提供点子,动手操作挂名的还是医学院的学生。

    有时候,后世的生活用品只要太上皇点醒一句,开一个头,那么无数脑洞、点子就会跟着格物致知碑的奖赏不断爆发出来,太上皇只需要选择正确的就行。

    “皇爷爷之意?”李恪疑问道。

    李渊嘴角微微勾起,盯着远处亮着烛光的宫殿一笑,说道:“在医学院有大量的寒门士子,他们科举上升无望,某的意思......就是恪儿你在丰州站稳跟脚,从而大量招揽这些人,要知道......他们可比单纯的兵勇组成的军队强多了!”

    他又想了想,说道:“有时候工匠制造的投石车等等器具,那些理工科的学生都会制作,并且制作的更为精良,而最重要的是医学院的学生都受过最基本的军事训练......”

    现在的皇家医学院大概有一千五百左右的学生,他们的学历都算是大唐顶尖的,而且在医学院的他们不仅仅要学习四书五经,还有学习最基本的算术、兵法等等。

    在军队中,普及教育有多么重要不言而喻。二战横扫欧洲的***德国,他们的士兵至少是高中学历。红军招募新兵的时候,都会有老兵带着新兵认识写字......

    只要医学院的学生能过去十分之一,那么就足以在军队担任基层军官,那么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一堆拿着最高学历的西点军校毕业生怒怼苦哈哈的蛮夷小伙伴,那不是打战,而是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