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行》已如天上皓月,纵然星辰明亮,但是也会黯然失色,宾王就不再自取其辱,能闻这篇诗词,宾王已无悔意。”骆宾王轻叹道。

    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的才华早已向世人证明,仅七岁就名满大唐,他可以写下足以令世人惊叹的好文章......

    可是这份好文章在众人看完之后,顶多临摹一遍,揣摩其中语句的精妙,可不会将他的诗篇束之高阁,裱以金银俗物相衬。

    而这篇《侠客行》就是那种众人都舍不得将它遗忘的上品佳酿,含在嘴里都怕化了,捧在手心都嫌碎了......

    “苏某有个不情之请,道长......可否亲自写下这篇《侠客行》。”苏亶眼含期盼。

    眼前的老道士可不是平常人,而是大唐的太上皇,他的墨宝不说价值千金,几文钱还是有的,但若是加上了这篇诗词,那就是千金不换了。

    当然,像他苏亶这样的世家大族是不缺银子的,墨宝是要留下来当传家宝的,正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价值连城......

    被皇帝陛下放在枕边,异常的珍惜,身边的大臣虞世南等也曾借过去临摹一番.....

    “写字......”李渊心里顿时就有点小慌,穿越众当文抄公最害怕的就是提笔写字,四年过来他倒是练了不少字帖,但是写的字顶多算好,勉强连一流都算不上。

    而在古人的文化圈子里有个怪象,越是顶尖的才子,越是全能,哪怕弱项有些不行,也是当世一流的水平,谈不上顶尖,但绝对比大多数人要强。

    单向发展的绝对会被嫌弃的......

    “既然......书法不算好的话,只能用新颖补这个缺陷了。”李渊心里暗忖道。

    唐初的书法家着实不算少,就贞观朝而言,虞世南、褚遂良等等,就连他那个便宜儿子李世民也算是个书法家,蔡邕的飞白体学的那是相当不错。

    但是唐初到盛唐是个转型极大的时代,这个时代没有草圣张旭,也没有柳公权、颜真卿,只有传承自魏晋的纤柔字体,哪有颜体的庄严雄厚?

    而颜体也算是容易学的字体,他学起来具有三分神韵也算是差不多了......

    “来人,侍笔!”李渊低声喝道。

    苏亶眼见如此,心中一喜,立刻喊下人亲自去取纸笔。很快纸墨笔砚便一个不差的放在了桌案,只是另太上皇没想到的是......

    “小女愿为道长亲自磨墨......”苏小姐走下来,脸色晕红,柔声道。

    “这......恐怕不大好吧。”李渊扭头看向李承乾那边,发现他的面目极其扭曲,欲哭无泪。

    正当个凄凄惨惨戚戚。

    “此乃小女的荣幸,还望道长不要推脱。”苏小姐面色坚定道。

    “那也只能如此了。”李渊心中微微一叹,脑海念想无量天尊,如来佛祖,西方上帝,以使自己陷入极度圣如佛的状态......

    很快......他便心无旁骛了起来。

    “赵客缦胡缨。。。”李渊心里默念诗句,眼神注视纸张,神态及其严肃。这次他用的是颜体,而颜体最讲究正气盎然,恢宏大度。

    柳公权说过:“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所以李渊也不敢有丝毫龌龊心思在肚,后世经常提及的莫过于颜筋柳骨,柳公权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而颜真卿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自成一格,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又气慨凛然......

    用简单一句话形容:关公坐帐,正气逼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