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日子终会来临,你们的妻儿,官府养了,朕养了!“

    他对着唐军士兵说出苍白的话语,但效果很显著,有几个热血的士兵恨不得与蛮兵大战三百回合,然后埋葬在墓地里,让太上皇也给他默哀一下。

    从古到今收敛军心的方法很简单,同袍同食等等,可是鲜少有人这么做。

    有的时候历史往往比现实荒诞。

    檀渊之盟时寇准只是拉着宋真宗在宋军队伍里面走了一趟,擂了擂鼓,没有做什么,这样就让宋军打了鸡血,成功打败了辽国,保住了大宋百年的和平。

    如果没有宋真宗的鼓舞,那些宋军会不会失败呢?

    一个成功的帝王可以让疲弱的朝廷重新回血,就如同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定下了城下之盟。

    三年后雪耻!

    作为爸爸,李渊还是很骄傲他儿子的战绩的,毕竟太祖都说了李世民在皇帝里面战略首屈一指。

    要不是这个朝代中有太多的能人,李靖和李绩,那么李世民亲自下场也说不定。

    在历史上很奇怪的一点,往往优秀的帝王身边都会汇聚一群能臣。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李渊不认为自己是个伯乐,所以他也不准备找千里马,手里有百里马溜溜就行。

    譬如李孝恭虽然没有李靖那么厉害,但也算当世一流的统帅,再加上兵甲坚锐,很容易就能破灭占城。

    占城安静了一天之后,在第三天再次被敌军攻打,这次蛮兵学乖了,估计是阿倍还王子在林邑国附近召集了一批工匠,造了简易的投石车进行攻打。

    而象兵也作为蛮兵的第一攻击力,每天在城墙下面堆积的战象尸体都能围着护城河三圈。

    蛮兵围攻了第五天,攻城渐渐疲软,可是同样的,在占城的唐军士兵也心神俱疲,城里的物资也渐渐稀缺,比如熬煮的金汁都少了不少,尽管唐军士兵和百姓努力去造,可还是不够......

    而最为稀缺的还是城里的火药和粮食,前者还罢了,现在没有火炮支援,所以木柄手雷有替代品,滚木檑石,可粮食这个问题就难了。

    虽然李渊心狠收缴了所有占城百姓的存粮,但他们手中的存粮本就已经不多,所以也收效甚微。

    为此,有些唐军士兵突发奇想,每日趁着蛮兵退走之后,就捡拾下面死去的大象尸体。

    这些大象体积庞大,虽然肉质不好,可胜在量多,勉强配合粮食可以支撑。

    所以就造成了很尴尬的局面。

    .

    为了围攻占城,蛮兵对他们断粮,然后粮食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