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谷子的小事。”

    对于一国宰相来说,灭门、偷盗确实是不足看,更何况乱世初定,这些事情更是不值一提。

    “封相公,这已经是近年发生最重大的案情,关中虽北部遭突厥劫掠,但幸好陛下体恤百姓,所以关中一带几乎堪称路不拾遗,当然还有一件事,就是彭国公叛乱的事情,只不过陛下已经在朝堂说过了.....”戴胄缓慢说道。

    封德彝紧锁眉头,戴胄是能臣干吏,所说的话定无缺漏,但长孙无忌也不会无端放矢,他开口道:“将最近十日的案宗整理完后给本相呈上来,哪怕是小事也要拿来。”

    戴胄点点头,走出了政事堂,前往刑部去吩咐属吏赶紧去整理案宗。

    刑部并不在皇宫里面,而是毗邻万年县衙,其他六部大致也是如此,政事堂地方有限,除了太常寺这种直接服务皇家的部门能直接设立这里之外,其他必须搬出去,节省空间。(长安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就是皇城,也叫皇宫,皇宫的前面是处理政事的地方,里面的宫城才是皇帝及其妃子居住的地盘。)

    半个时辰之后,几名身穿皂袍的小吏满头大汗的搬着顶着他们下巴厚的案宗走进了政事堂的偏房。

    上头动动嘴,下面忙断手。

    小吏们没有丝毫敢抱怨的,远远看了一眼迟暮宰相一眼之后,就恭恭敬敬的小心关上门退出去。

    封德彝打起精神,睁开疲惫的双眼,从如山的卷宗废力的查找长孙无忌讽笑的“东西”。

    一刻钟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卷印着泾阳县令印玺的卷宗被缓缓的翻开。

    “原来长孙无忌说的就是皇宫里的女史画屏,虽涉及乡俗,但刑部处置也十分公允,赔偿嫁妆十贯钱,可......”封德彝笑了笑。

    十贯钱不是小事,因此王家上诉请求赔偿。但女史是五品,泾阳县县令是七品,品级低下不能处置,所以移交刑部。

    刑部判处画屏赔偿林家十贯钱,而林家也因为民告官,服劳役一年。

    处置的不偏不倚。

    “若是刑部令文就这样发了,难免留下把柄......可牵扯到了太上皇,真的不好处理,公正反而是最大的‘不公’!”封德彝心里暗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