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摔完瓶子游方一抱拳:“今天是一场误会,不好意思,打扰周老师的工作了,这就告辞!”

    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工作室的门立刻被推开,外面有几人身形矫健一闪而入,见此情景很惊讶的问道:“周先生,出了什么事?”

    周逍弦摆了摆手:“没事,我们只是在做破坏姓试验罢了,你们出去。”然后又一指地上的碎片道:“兰德先生,年纪轻轻却不简单啊!”

    没等他说完,游方立即道:“很抱歉,把地上弄的这么乱,还要麻烦人收拾,我该走了。”然后转身随着那些保安人员一起出门离去,故意走的非常匆忙。周逍弦只来得及冲他离去的背影说了声:“谢谢!”

    罗谛客一头雾水,疑惑不解的连声问道:“他就这么走了?老师你为什么说谢谢?”

    周逍弦还在苦笑,弯腰在地上拣起一块碎瓷片,是花瓶瓷胚最厚部位的断茬,冲学生道:“他是不想得罪牛家,同时也给我一个台阶下,所以我要谢谢他。……你看这断茬,器物表面做旧就算再高明,但是瓷胚较厚的内部,数百年前的元青花与新近出炉的赝品还是有区别的,哪怕是同样的瓷土、同样的工艺烧制,特别是刚打碎的时候看得最明显。……他主动摔碎花瓶,印证了我刚才的鉴定,果然是赝品。”

    罗谛客这才反应过来,周逍弦从梅瓶的表面特征挑不出毛病来,要想证明它是赝品,还有最后一个办法,就是将花瓶最厚的部位打破,看瓷胚的断茬。假如以他的身份这么做了,传出去就是个大笑话,这是重金征集真品的场合,不是王刚在燕京电视台鉴宝节目搞的噱头。

    况且在外人看来,他是表面上指不出毛病,才不得不打碎花瓶验证,业界鉴定权威的颜面何在?有人难免会笑话他,不管真的假的,打碎了才知道吗,那还叫什么鉴定?而周逍弦开口说它是赝品,游方主动打碎了花瓶,旁人一看:“噢,果然是赝品,周老师简直是太神了!”这种情况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关于这次鉴定,后来在圈内流传着一个段子:广州那次著名的征集活动中,一位神秘的年轻人带着一只真假难辨的元青花来到现场,在座专家谁都吃不准,唯有周逍弦老师伸出鬼手摸了摸,便笑着断定这是赝品。来者佩服万分,当场摔碎了花瓶,众人一看,果然是赝品!

    这个段子的内容真真假假,但流传很广,也不知是谁编排的,始作俑者十有**是周逍弦的得意门生罗谛客,也有可能是游方本人。周逍弦虽从未承认过,但听见这个传说,心里想必也挺舒服的,对那位“兰德先生”有一丝感激。

    在江湖人看来,很多名门大家尤其是大知识分子比较注重职业艹守,单纯以利益不好打动。但这种人往往过于爱惜清名,反倒成了可利用的破绽,鬼手周逍弦也未能完全免俗。像吴屏东那样不在意是否默默无闻以身殉志者,实在太少见了。游方摔瓶之举,可不止撤了一道门槛,同时也给了鬼手前辈好大的面子。

    后话少叙,罗谛客听见老师的解释也回过味来,不禁连连点头,然而想了想了又疑惑道:“他就算不想得罪牛家,也给老师一个面子,将花瓶打破也就行了。但没必要摔的这么碎,而且连碎片都不带走。”

    周逍弦也皱了皱眉,若有所思道:“我看他好像另有想法,故意走的那么急,我没反应过来,否则会让他把碎片带走。……这只梅瓶,除了我恐怕没人能修复的完好如初,但谁都知道,我是从不修复赝品的。……我看这次征集是不可能找到真品了,牛老先生难免失望。现在出了这么件事,当个趣闻告诉老人家,他一定会觉得很有意思,这次活动也不至于太无聊了。”

    ……

    游方查错了线索,差点摆了一个大乌龙,照说这一趟是白来了,也没必要按原定计划再装下去。然而他坐车回到流花宾馆后却没走,仍然住在这里,基本不怎么出门也没有与任何人联系,每天除了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