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一直在吐蕃的手上。

    如今大胜吐蕃,虽然不是击败那论钦陵,但依旧是很提士气,振国威的壮举。

    去岁在妫州周军大胜,重创突厥,致其内讧,默啜称臣,缩回漠北。今岁,王孝杰又给她一惊喜。女帝忽然觉得,她的大周是越发强盛了。

    王孝杰不负朕望,得给他加官进爵;甘凉将士英勇奋战,也得赏。女帝心中,已经在盘算,该如何赏赐有功之士了。

    侍奉女帝多年,上官婉儿自然能够体会到皇帝此刻心中的愉悦,不由拱手贺道:“恭喜陛下,泠泉大胜,高振我大周国威军威啊!”

    “王孝杰,总算没让朕失望!”武曌颔首,嘴角扬起点笑容。

    很快便收敛起来表情,瞥了眼恭候在一边的上官美人,问道:“婉儿,你觉得,朕当如何处置李旦父子?”

    皇帝转换话题,突然的问话,让上官婉儿心头一惊,抬眼小心观察着女帝的表情,心下试着揣摩了一下其心思。持礼答道:“这是陛下家事,臣妾不敢多言......”

    话题还是太敏感,上官婉儿终究不敢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扫向目光闪烁的大美人,武曌表情莫名。

    “家事......皇帝有家事吗?”女帝似乎在自问。

    “罢了,你不愿说,朕也不强求!”放下手中足足看了三遍的军报,沉吟一会儿,武曌又幽幽问道:“你说,朕对内卫,是否太过放任了?”

    女帝说这话时,语气森寒,表情冰冷。显然又想到许世德之事了,这让她大动肝火,憋在心头,亟待释放。

    “内卫一向是您最有用的耳目,是您手中锋利的尖刀。然来源众多,成分复杂,有一二似许世德这样的奸贼,确是约束不足的缘故。陛下或可趁此,好好清明耳目,磨砺钢刀......”想了想,上官婉儿给出这么个回答。

    闻言,武曌手指在曲起的膝盖上敲了几下,考虑了一会儿,方道:“看来,内卫确实需要整顿整顿了!”

    内卫于女帝而言,就如十年来用顺手了的“酷吏”一般。如今,政敌异己被打击得差不多了,朝廷的中的酷吏们也渐入穷途。鸟尽弓藏之事,女帝自登基之后就在慢慢地做了......

    只是内卫不同于酷吏,哪怕政治清明之时,用处仍旧很大,皇帝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思绪稍稍飘远,迅速回过神来,武曌淡淡吩咐着:“虺贞那逆贼不是在翠屏山中藏了一部分财宝吗?让湖州本地官军出动,找出来,充抵国资!”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